AI

马斯克终结Dojo选择英伟达,中国车企的AI答卷应如何作答?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2日    来源:szf
马斯克终结Dojo选择英伟达,中国车企的AI答卷应如何作答?

快速阅读: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团队核心成员流向新创公司DensityAI,标志着马斯克自研算力驱动FSD的雄心遭遇重大挫折,影响特斯拉AI算力布局及汽车行业AI发展。

在特斯拉宏大的AI叙事中,Dojo超级计算机可以被看作是最神秘也最硬核的“屠龙之技”。它承载着马斯克用自研算力驱动FSD 、给出自动驾驶最终答案的野心,也曾被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给出高达5000亿美元的估值。然而,这场持续数年的豪赌,一夜之间全部归零,5000亿美元就此成为泡影。

不仅如此,它令特斯拉在AI算力布置上遭到重大打击的同时,也为AI在汽车行业的下一阶段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如果说AI是不可扭转的大势所趋,那到底用什么路线走通这条道路,又会成为诸多企业下一步抉择的重点。

01 “现实主义”屈服“理想主义” Dojo的解散伴随着重大且高频次的人事调整:Dojo负责人、芯片界传奇Peter Bannon离职,团队成员或被重新分配,或另谋高就——其中约20名核心成员,将流向了一家名为DensityAI的新创公司。这一决定由马斯克亲自下令,六年前被赋予“特斯拉AI心脏”使命的超级项目,就此终结。

Dojo的诞生与落幕,都源于马斯克对未来的终极判断:汽车的终点必然是自动驾驶,而自动驾驶的“心脏”就是AI和驱动它的超级算力。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超级计算机,甚至不惜为此投入百亿美金进行一场前途未卜的自研,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算力是实现Robotaxi宏伟蓝图的唯一“燃料”。

为了这个项目,马斯克开启了一场天才招募计划。他先是请来了芯片界游侠Jim Keller,奠定了特斯拉自研芯片的基础。Keller离开后,他又从苹果挖来了亲手缔造A系列芯片神话的大神Peter Bannon。在Bannon和另一位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 的带领下,Dojo项目正式启动,其雄心是要打造一台专门针对视频数据优化的“性能猛兽”,以比通用GPU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为FSD的进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背后,是马斯克对垂直整合近乎偏执的信仰。然而,现实的骨感远超想象。芯片研发的复杂性、团队内部的动荡,让Dojo的进展始终充满波折。Ganesh于2023年离职,如今Bannon的离开,更是宣告了特斯拉初代芯片大神们的集体谢幕。当 Dojo的研发始终伴随着技术挑战和交付延迟时,英伟达却在以摩尔定律的速度狂奔。最终,马斯克选择了及时止损,这或许就是“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一次修正。

02 “自研”vs“合作” 应该说,全世界的科技型电动车企业,在现阶段对于汽车的发展方向都有着共同的认知。他们都在尝试拥抱AI,把AI写进自己的核心战略——在中国,这已然司空见惯,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跟进,而是一场关乎品牌“灵魂”的“军备竞赛”。

比如,何小鹏就把AI视为小鹏的基因。他之前就说:“小鹏已经明确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就是成为一家全球化的AI汽车公司。”在他看来,未来的汽车竞争,核心正是AI技术的竞争。

和小鹏类似,理想也正向着AI公司的发展方向一路狂奔。去年年底李想在AI Talk 上的豪言壮语犹如耳畔:“2023年年初发布战略愿景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把人工智能从一个隐藏的战略,变成一个开放的阳谋的战略。”从理想的角度看,AI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产品力本身。

除此以外,鸿蒙智行、吉利、蔚来等一众中国车企都在AI发展上投下重兵。中国车企对AI的“忠诚”,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问题:汽车的核心价值正在被重塑。它不再仅仅是关于机械性能和驾驶乐趣的工业产品,而是一个以AI为核心的、可移动的智能终端。

在这场变革中,谁掌握了AI能力,谁就掌握了定义产品的权力,谁就拥有了与用户持续连接的“灵魂”。很显然这一点,也不会因为马斯克对Dojo 项目的反复而出现动摇。不管对马斯克还是中国车企,在 AI 方面的布局,更多时候是自研和合作之争,但AI的大方向,已然无法质疑。

03 重塑行业的终局之战 Dojo的落幕,是这场宏大变革中的一个注脚。AI对汽车行业的冲击,绝非仅仅是增加一项“自动驾驶”功能那么简单,它正在从根本上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与未来。

最直接的影响,是汽车产品本身的定义被彻底颠覆。汽车正在从一个交通工具,进化为一个可移动的“第三生活空间”。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马力与扭矩的较量,而是算力与模型的比拼。商业模式也随之改变,一次性的硬件销售,正逐步让位于 FSD订阅、软件服务等可持续的收入模式,而Robotaxi网络,则是这一模式的终极形态。

放眼未来,AI与汽车的融合将走向更深、更广的维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将从当前的“辅助驾驶”向真正的L4/L5级无人驾驶演进,端到端大模型将成为主流,让车辆的驾驶行为更像人类。另一方面,生成式AI将彻底改变车内的交互体验,车机不再是简单的语音助手,而是一个能深度理解、思考并主动服务的AI管家。

当Dojo的灯光熄灭,特斯拉的故事将翻开更聚焦的一页。马斯克已经表示,未来特斯拉将更多依赖部技术伙伴,包括英伟达、AMD提供计算能力,以及三星电子提供芯片制造。把Dojo视为金矿的特斯拉没有选择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及时抽身出来,选择和合作伙伴继续对于AI上车的探索,而中国企业又会选择用什么样的路线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呢?答案可能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车云”(ID:cheyunwang) ,作者:路知遥,36氪经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印尼副部长呼吁谨慎使用AI进行公共沟通

印尼副部长呼吁谨慎使用AI进行公共沟通

快速阅读: 印度尼西亚通信和数字事务部副部长Nezar Patria呼吁公共关系专业人员谨慎、道德地使用AI,强调AI虽具潜力,但需人类监督与伦理责任,确保沟通质量与真实性。 雅加达(ANTARA)- 印度尼西亚通信和数字事务部副部长Nez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名人及AI巨头呼吁停止追求超智能

名人及AI巨头呼吁停止追求超智能

快速阅读: 超过700名科学家、政治人物和名人呼吁暂停开发超人工智能,直至技术安全可控且获公众支持。未来生命研究所发布公开信,强调当前AI发展路径与公众期望、安全性及伦理标准脱节。 超过700名科学家、政治人物和名人,包括哈里王子、理查德·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保守活动人士因谷歌AI生成虚假信息起诉谷歌

保守活动人士因谷歌AI生成虚假信息起诉谷歌

快速阅读: 保守活动人士罗比·斯塔巴克因谷歌AI系统生成关于他的虚假信息,将其诉至特拉华州法院,要求至少1500万美元赔偿。谷歌称此为Bard误判所致,已尽力处理。 保守活动人士罗比·斯塔巴克周三对谷歌提起诉讼,指控这家科技巨头的人工智能系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拉夫劳伦推出AI购物体验,个性化服务引领未来时尚

拉夫劳伦推出AI购物体验,个性化服务引领未来时尚

快速阅读: 拉尔夫劳伦与微软合作推出AI对话购物工具“Ask Ralph”,提供个性化风格灵感,强调技术应提升品牌体验而非目的本身,展现AI个性化体验趋势。 9月,拉尔夫劳伦(与微软合作)发布了“Ask Ralph”,这是一款被描述为“由人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荣耀转型AI终端生态公司,方飞详解1 x 3 x N战略

荣耀转型AI终端生态公司,方飞详解1 x 3 x N战略

快速阅读: 荣耀董事长吴晖宣布转型为AI终端生态公司,提出1 x 3 x N战略,涵盖HONOR AI Connect平台及多项赋能措施,推动AI场景化落地,涉及教育、家居、健康等多领域。 感谢IT之家网友 風見暉一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微软Photos推AI绘图与智能重塑新功能

微软Photos推AI绘图与智能重塑新功能

快速阅读: 微软在其Photos应用中推出AI驱动的Restyle Image和Image Creator功能,前者可智能重塑照片风格,后者能根据描述生成高质量图像,均支持隐私保护,旨在提升图像创作体验。 微软近日在其 Photos(照片)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创业大赛启动 全球招募火热进行中

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创业大赛启动 全球招募火热进行中

快速阅读: 网易传媒启动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创业大赛,聚焦AI新技术与应用,设三大赛道,面向A轮前团队,奖金总额100万元,提供多维指导与资源支持。 2025年10月22日,网易传媒正式启动 “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创业大赛”,面向全球创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谷歌量子芯片Willow实现可验证量子优势,性能超13000倍

谷歌量子芯片Willow实现可验证量子优势,性能超13000倍

快速阅读: 谷歌发布量子芯片Willow,成功运行“量子回声”算法,实现首个可验证的量子优势,比超级计算机快13,000倍,为新药研发和材料科学开辟新途径。 继量子计算研究团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谷歌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地时间10月2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