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在美国战略压力下决定加入F-35A项目,成本上升未动摇决心
快速阅读: 2023年1月,加拿大签署190亿加元F-35采购合同,计划购买88架F-35A战斗机及相关支持设施,首批飞机2026年交付。F-35A提升加拿大空中作战能力,加强与美国及北约盟友合作,应对北极和全球安全挑战。
2023年1月,加拿大宣布签署F-35采购合同,标志着该国数十年来最大的战斗机采购项目正式启动。合同价值约190亿加元(约合140亿美元),涵盖88架洛克希德·马丁F-35A闪电II战斗机及相关支持基础设施、培训系统、备件和持续保障包。根据计划,首批飞机将于2026年交付,预计在本世纪末前实现全面作战能力。此外,合同还规定加拿大企业将参与全球F-35供应链,竞争长期维护、制造和技术合同。
F-35A是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中的常规起降型号,代表了第五代空战能力的重大飞跃。该机型采用先进的隐身设计,雷达吸波材料和对齐边缘显著降低X波段雷达截面,几乎达到隐形水平。F-35A由普惠F135-PW-100加力涡扇发动机提供动力,推力达43000磅,最高时速可达1.6马赫,同时保持低可观测性。其内部燃油容量接近18500磅,作战半径超过1100公里,无需空中加油即可覆盖加拿大的广阔北部和海域。
F-35A的航电设备包括AN/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和电子战功能;AN/AAQ-37分布式孔径系统,提供360度红外覆盖;以及集成在机头下方的AN/AAQ-40光电瞄准系统,用于高精度目标获取和跟踪。F-35的核心任务系统由融合引擎控制,整合传感器输入,形成统一的战场态势图,并通过全景座舱显示器和先进的头盔显示系统呈现给飞行员,使飞行员只需注视目标即可操作武器和查看飞行数据。
F-35A可携带多种弹药,包括AIM-120D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IM-9X响尾蛇近距格斗导弹、GBU-31和GBU-53/B风暴破坏者精确制导炸弹,以及联合打击导弹,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初始配置下,F-35A以隐身模式运行,武器内置于机身内部,但在非隐身需求时可切换至“野兽模式”,使用外部挂架携带总载荷超过18000磅的武器执行打击任务。
与加拿大现役的CF-188大黄蜂战斗机相比,F-35A代表了能力的巨大提升。CF-188自1980年代初投入使用,设计用于冷战时期的任务,缺乏隐身特性、网络化作战系统和传感器融合等第五代平台的关键特点。尽管通过多次寿命延长计划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包括新雷达、任务计算机和Link 16升级,但CF-188仍受限于老化机体、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不断上升的维护成本。F-35A的隐身性能和全领域连接能力使其能够在对抗空域和联合打击网络中运作,为加拿大提供对等对手的有效威慑,并与美国和北约盟友无缝对接。
这一决定的战略和政治背景反映了加拿大国防态势的变化及其与美国复杂的双边关系。加拿大国防采购曾面临不确定性和增加国防开支的压力。渥太华推迟战斗机决策部分原因是担心过度依赖一个政治波动较大的华盛顿。2025年当选的卡尼总理最初提出更加自主的国防战略,探索引入欧洲平台如台风或阵风的可能性。然而,随着北美防空司令部现代化努力的加强、美加防务对话的重启以及跨境空域一体化的需求,F-35不仅成为战术资产,更是地缘政治的必要选择。F-35还增强了加拿大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框架下的三边贸易和安全谈判地位。
从操作和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加拿大空军防御战略面临紧迫需求。北极地区,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巡逻和远程导弹部署继续挑战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监视和拦截能力。对此,华盛顿和渥太华均重视北极地区的域内意识和前沿存在。F-35A的远程传感器、隐身性能和高战备状态使其成为北方早期预警和威慑任务的理想平台,特别是在与驻阿拉斯加的F-22和F-35部队协同作战时。
在全球范围内,北约要求加拿大更有效地贡献集体空战力量,并支持联盟的快速反应联合特遣队。F-35与北约指挥控制网络的互操作性将使加拿大战机直接融入波罗的海、黑海等地的多国行动,增强对俄罗斯侵略的同盟威慑。此外,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紧张局势因中国海上和空中扩张而加剧,可能需要加拿大参与航行自由行动或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伙伴的联合巡逻,这些任务需要隐身、生存能力和全球态势感知,正是F-35的核心设计理念。
尽管批评者对项目的长期负担能力和战备状态表示质疑,加拿大国防规划者认为,拥有完全联网且具备隐身能力的机队带来的好处远超风险。随着首批16架飞机的资金已经到位,冷湖和巴戈维尔皇家加拿大空军基地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进行,向F-35A的过渡已成为不可逆转且战略上至关重要的步骤。加拿大政府坚持该交易包括国内航空航天企业的强有力工业补偿,确保长期利益和国防主权。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