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加强菲律宾海反潜战力,应对中俄潜艇威胁
快速阅读: 7月11日,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上,第31海军陆战队远征队的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成功起飞,展示高度协同能力,增强反潜战力,应对印太海域复杂潜艇威胁。
7月11日,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上,第31海军陆战队远征队的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直接从飞行甲板起飞。这展示了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与美国海军航母作战的高度协同能力。尽管第31海军陆战队远征队通常驻扎在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上,但乔治·华盛顿号的加入提供了额外的甲板空间、后勤支持,并与海军航母打击群的能力进行了整合。
MV-22B鱼鹰具备垂直起降能力和固定翼飞机的航程及速度,能够迅速在广阔海域投放声呐浮标。在反潜战中,鱼鹰可以快速部署AN/SSQ-53 DIFAR被动系统和AN/SSQ-62 DICASS主动系统,通过协调这些浮标,海军陆战队可以在菲律宾海复杂的声学环境中检测、分类和跟踪潜艇。
第31海军陆战队远征队是唯一一支常驻印太地区的远征队,作为快速反应部队,集成了步兵、航空和后勤元素,能够执行两栖突击、危机应对和多域作战任务。其主要海上基地——美利坚号两栖戒备大队由两栖攻击舰美利坚号、两栖运输船坞舰和船坞登陆舰组成,提供航空、两栖输送和指挥控制能力。
乔治·华盛顿号参与此次反潜训练,体现了两栖戒备大队与航母打击群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航母上的飞机和传感器可以增强两栖部队的远程监视能力,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则适应航母甲板操作,支持更广泛的联合任务。
在菲律宾海进行反潜训练具有战略重要性。该区域位于关键的全球贸易航线附近,靠近南海和台湾海峡等热点地区,也是中国和俄罗斯等国潜艇活动频繁的海域。中国核动力和常规动力潜艇经过优化,具备隐身和远程作战能力;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阿库拉级和亚森级潜艇则能在高速深水中携带先进武器系统。前沿部署的海军陆战队利用MV-22B等多功能平台部署声学探测网络,为美国印太司令部的水下监视和威慑态势增加了快速反应层。
此次演习标志着重新定义海军陆战队在海上安全中的角色。通过与海军最强大的航母力量共同参与反潜战,第31海军陆战队远征队和美利坚号两栖戒备大队证明,远征部队现在可以直接贡献于水下领域的感知和保护高价值海军资产。乔治·华盛顿号和美利坚号平台在此次行动中的联合使用,预示着未来两栖和航母部队将无缝协作,以应对印太战场的潜艇威胁。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