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让我们变得愚蠢吗?
快速阅读: 据《反击》称,文章探讨生成式AI如ChatGPT是否让人变迟钝。作者认为,若无批判性使用,可能削弱思考能力;但若善用,可增强人类智慧。关键在于如何使用AI。
2008年,《大西洋》杂志发表了一篇封面文章《谷歌让我们变得迟钝吗?》。作者尼古拉斯·卡鲁在这篇长达4000字的文章中指出,搜索引擎等技术正在损害美国人的深入思考和记忆力。他认为,人们不再需要记住或学习事实,因为可以随时在线查找。尽管搜索引擎要求用户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解释搜索结果,但卡鲁担心这种趋势会导致人们思考能力的下降。
如今,科技变革更加深刻。随着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的兴起,互联网用户不仅将记忆外包,甚至可能将思考本身也外包给AI。生成式AI不仅能检索信息,还能生成、分析和总结信息,这标志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ChatGPT是否会让我们变得迟钝?
作为一位从事AI研究二十多年的信息系统教授,我见证了这一转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认知任务交给AI,我认为有必要思考我们究竟获得了什么,又可能失去什么。
生成式AI正在改变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对许多人来说,它正在取代筛选资料、比较观点和应对模糊性的需求。AI能在几秒钟内提供清晰、精炼的答案,虽然这些结果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但无疑非常高效。这已经导致了我们在工作和思维方式上的显著变化。
然而,这种便利可能要付出代价。当人们依赖AI完成任务并替他们思考时,他们可能会削弱自己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和深入接触信息的能力。尽管对此的研究有限,但被动地消费AI生成的内容可能会抑制求知欲,降低注意力持续时间,并产生依赖,限制长期的认知发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风险,我们可以考虑达克效应。这是一种现象,即那些最缺乏知识和能力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最为自信,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相比之下,更有能力的人往往较为谦逊。这通常是因为他们能认识到自己尚未掌握的复杂性。
这个框架可以应用于生成式AI的使用。一些用户可能过度依赖像ChatGPT这样的工具来取代自己的认知努力,而另一些人则用它来增强自身能力。在前一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了解某个主题,因为能够重复AI生成的内容。这样,AI可以人为地提升一个人的自我感知智力,同时实际上减少了认知努力。
因此,人们使用AI的方式至关重要。如果无批判地使用ChatGPT,可能导致思想上的自满。用户可能接受其输出而不去质疑假设、寻求其他观点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但当它被用作辅助手段时,它可以成为激发好奇心、生成想法、澄清复杂话题和引发思想对话的强大工具。
ChatGPT让我们变得迟钝还是增强我们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生成式AI应该用来增强人类智慧,而不是取代它。这意味着使用ChatGPT来支持探索,而不是走捷径。这意味着把AI的回答视为思考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由ChatGPT的爆炸性崛起所推动的生成式AI的大规模采用,使互联网用户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智力衰退:一个我们让AI替我们思考的世界。另一条路则提供了机会:通过与AI协同工作,利用它的力量来增强我们自己的能力。
常有人说,“AI不会取代你的工作,但使用AI的人会。”那些用AI来替代自己认知能力的人将停留在“无知之山的顶峰”,最容易被取代。而那些采取增强型AI使用方法的人将走向启蒙之路,与AI合作,创造出单靠AI无法实现的结果。这是未来工作的方向。
本文转载自《对话》(The Conversation),根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发布。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