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放缓推动产品结构与用户决策重塑
快速阅读: 据相关媒体最新报道,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显著,BEV增速超PHEV,EREV增速最低。消费者更关注安全、价格和使用成本。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但不同技术路线的市场表现出现显著分化。1月至6月,全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超过1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纯电动汽车(BEV)增速反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441.5万辆,同比增长46.2%。电池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和安全性提升,推动了BEV市场的快速发展。主流BEV车型续航能力普遍在450-550公里之间,部分高端车型续航超过700公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促进了BEV市场的稳健增长。
相比之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PHEV车型累计销售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比亚迪在PHEV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多款车型销量领先。行业预计,2026年后,购置税减免政策可能将低续航PHEV排除在外,这对部分低续航PHEV车型的市场表现将产生负面影响。
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面临需求瓶颈,增速垫底。上半年,增程式车型销量仅为53.8万辆,理想汽车上半年交付203,938辆,同比增长7.9%,但6月交付量同比下滑24%。技术冗余和供给过剩是主要问题,增程式电动车的性价比优势逐渐丧失。
随着市场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逻辑也在发生变化。早期,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主要受政策补贴和牌照优势驱动。如今,安全性、价格和使用成本成为购车决策的前三大因素,智能化配置的关注度有所下降。消费者更加注重车辆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综合性能,不再单纯追求纯电驱动。
在这一背景下,车企需要精准洞察细分市场需求,提升BEV续航与充电体验,优化PHEV性能与降低成本,强化增程式独特优势,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