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要求美军“泰丰”导弹增强欧洲远程打击能力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称,美国陆军将“泰风系统”(Typhon)命名为中程能力(MRC),可发射“战斧”和“标准-6”导弹,2025年首次海外实弹射击成功。德国拟采购该系统,以增强远程打击能力。
据美国陆军消息,2023年,美国陆军正式将“泰风系统”(Typhon)命名为中程能力(MRC),这是一种新部署的地面导弹发射器。该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陆军快速能力与关键技术办公室开发,能够从安装在战术车辆上的集装箱平台上发射“战斧”陆攻巡航导弹和“标准-6”多用途导弹。每个发射单元集成了四个装在4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内的MK 41垂直发射系统舱,具备深度精确打击和有限的防空作战能力。“战斧”导弹的打击范围超过1600公里,而“标准-6”导弹可在超过370公里范围内执行反空、反舰和导弹防御任务,在战场上具有多功能的作战价值。
2022年底,“泰风系统”首次公开测试,并在夏威夷的太平洋导弹靶场成功完成全系统测试与评估。2023年,该系统加入美国陆军第一多域特遣部队开始投入使用。2024年,又部署了第二个电池。第一次前推部署是在菲律宾,根据美菲增强防卫合作协定进行,系统进行了训练和评估,但此次部署期间没有进行实弹射击。
2025年7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塔利斯曼·萨布雷”演习中,“泰风系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首次在美国本土以外进行实弹射击。演习期间,美国陆军成功从“泰风”发射器上发射一枚“标准-6”导弹,击毁了一个海上目标,展示了系统的操作灵活性,并确认了其从陆地攻击海上目标的能力。这次打击行动与澳大利亚国防军协调进行,涉及情报共享和与澳大利亚第10旅的指挥控制整合。这次在多国演习中的首次亮相验证了“泰风系统”在真实战斗条件下的有效性,展示了其在联合任务中的准备状态和与盟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德国采购美国“泰风系统”的举动是对其有限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日益担忧的回应。尽管德国和一些欧洲合作伙伴正在共同开发一项名为欧洲远程打击计划(ELSA)的本土系统,但该平台预计要到2032年才能投入使用。德国国防部长皮斯特里乌斯将“泰风”采购描述为一种关键的过渡解决方案,以维持可信的威慑态势,直到欧洲替代方案可用。“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过渡方案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他强调了在当前战略环境下加强德国和北约常规威慑力量的紧迫性。
除了采购请求外,德国政府还与美国达成协议,从2026年起在德国领土上部署美国中程导弹系统,包括“泰风”,这些部署覆盖高达2500公里的射程,旨在支持北约威慑努力,并在欧洲系统投入使用前提供战略纵深支持。此类资产的前出部署反映了美欧防务合作的更广泛转变,强化了德国作为大陆盟军远程火力中心的核心作用。
德国国防部目前正在等待对采购请求函的正式答复,这将触发在对外军售(FMS)框架下关于可用性、配置和成本的详细谈判。如果获得批准,德国将成为“泰风系统”的首个国际运营商。这一采购将标志着德国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历史性扩展,并进一步巩固美欧防务态势的战略融合。
美国“泰风”地面导弹系统在德国的部署将显著改变欧洲导弹格局,为欧洲地面部队提供前所未有的远程打击能力,可针对指挥节点、空军基地和后勤枢纽等高价值关键目标实施深度打击。随着北约继续适应新型威胁,德国获取这一尖端系统的举措凸显了其承诺加快现代化进程,并在联盟内确保一个更强有力、更具可信度的欧洲支柱的决心。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