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关税协议达成 日本车企能否笑到最后?
快速阅读: 据相关媒体最新报道,美国将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5%降至15%,减轻车企负担,但高关税或成常态。日企面临挑战,需调整供应链和提价应对。
据路透社报道,7月23日,美国将对日本的汽车进口关税从27.5%下调至15%,此举预计将为日本7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减轻约1.6万亿日元的关税负担。尽管如此,与今年春季前的2.5%关税相比,高关税将成为常态,给日本车企带来挑战。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2024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21万亿日元,其中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额超过7.2万亿日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此前,市场普遍担心高关税会对日本汽车产业造成重大打击,但随着关税的下调,影响将有所缓解。
高盛证券分析师汤泽康太在最新报告中指出,7家主要日本车企的关税负担将从3.47万亿日元减少至1.89万亿日元。具体来看,丰田的负担将从1.6万亿日元降至8720亿日元,本田将从5600亿日元降至3052亿日元,日产汽车则将从4700亿日元降至2561亿日元。
对于斯巴鲁和马自达等依赖美国进口的企业,此次关税下调将避免其面临经营危机。斯巴鲁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中约70%来自美国,其中约一半从日本进口。此前,市场担心关税将使斯巴鲁的营业利润减少约3600亿日元,但此次下调将显著缓解这一压力。
为应对关税影响,日本车企已经开始调整供应链。例如,本田决定将面向美国市场的“CIVIC(思域)”混合动力车的生产从日本转移到美国。然而,SBI证券首席执行分析师远藤功治指出,鉴于美国的人工成本较高,向美国转移生产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主席马特·布兰特表示,这一协议对美国汽车产业和工人不利,因为与使用大量美国制造零部件的北美生产汽车相比,日本进口车可能享受更低的关税。
尽管如此,日本车企仍可能通过提价和削减成本等措施来应对15%的关税。丰田已从7月开始在美国将“TOYOTA”品牌车辆的售价平均上调270美元,斯巴鲁也因物价上涨等因素在美国提价。分析师认为,各车企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提价。
然而,提价也存在风险。在美国,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上涨仍在继续,汽车销售可能进一步下滑。日本车企需要在不依赖提价的情况下增强竞争力,加强本地化生产和供应链调整至关重要。
日本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代表分析师中西孝树表示,已征收的关税在未来降低的可能性较低,预计将成为常态。他建议日本车企在减少利润的同时,建立最适合的当地生产体制。丰田相关人士也表示,如果高关税成为常态,将考虑相应的应对措施,但生产体制的调整将综合考虑其他国家的税率。斯巴鲁相关人士则表示,高关税的持续将使经营环境更加严峻,只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应对。
此外,虽然汽车零部件的关税也降至15%,但许多日本中小企业难以转嫁成本,仍将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在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随着本土厂商的崛起,日本车企的增长空间有限。如何在美国市场提高竞争力,将是各家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