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可以推进地震预报
快速阅读: 据《宇宙》称,日本东京大学首次用无人机实现厘米级海底测量,提升地震海啸预警能力。该技术通过水上飞机传输数据,精度达2.1厘米,未来有望与现有系统结合,提高预警效率。
据东京大学工业科学研究所报道,3月,日本本州岛海岸外的南海海沟,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实现了对海底的快速、高效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这项技术能够进行高精度、实时的海底测量,并将数据传输至卫星,为地震和海啸提供早期预警。
南海海沟位于一个巨型逆冲地震带,是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之一的发生地。据日本中央灾害管理委员会估计,该地区在未来30年内发生8级或9级地震的可能性高达70%,最坏情况下可能导致235万栋建筑被毁,造成29.8万人死亡,并可能引发海啸,造成进一步破坏。
目前,海底测量主要依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声学(GNSS-A)技术,通过船只将海底应答器站收集的数据传送到卫星。然而,由于经济和物理条件的限制,使用船只进行观测的频率较低。为此,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人驾驶的水上飞机式无人机,替代船只向卫星提供信息。
研究的主要作者由田悠斗表示,在水箱中进行的初步实验显示,该系统可以达到2.1厘米的精度。随后,研究团队在日本海岸进行了海上测试,整个测试过程中,无人机能够进行频繁且经过验证的准确观测。
资深作者横田佑介表示,结果非常令人鼓舞。在海上试验期间,水上飞机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在海洋表面移动,避免气泡干扰声学信号。基于无人机的GNSS-A系统在实际海底大地测量观测阵列站点进行了测试,该观测地点位于日本静冈县伊豆地区,获得了约1-2厘米的水平均方根误差,与现有船舶系统相当。
准确、实时的海底测量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为地震和海啸提供早期预警。研究团队认为,基于无人机的GNSS-A系统具有实现传统海面平台难以实现的实时响应能力的潜力。未来,他们希望这种水上飞机式无人机能与当前的探测系统一起使用,共同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