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大脑逃避痛苦机制 为成瘾治疗带来新希望
快速阅读: 据相关媒体最新报道,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发现大脑“反奖赏”神经回路在戒断期活跃,促进复吸。研究显示该回路与情绪和奖赏区域连接增强,抑制它反而增加用药动机,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据新华社报道,7月23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大脑中的“反奖赏”神经回路,在戒断期间异常活跃,为治疗成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靶点。
研究指出,戒断期间,大脑中的这一特定“反奖赏”回路过度活跃,导致强烈的不适与痛苦,促使患者为逃避痛苦而复吸。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回路也可能是一种内在的保护机制。
该研究重点关注了大脑腹侧苍白球的一组谷氨酸能神经元。通过可卡因实验,科学家发现这一“反奖赏”神经回路在成瘾、戒断与复吸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成为引发负面情绪与复吸行为的重要神经基础。
研究显示,该神经回路在可卡因戒断后与情绪调节和奖赏处理的其他脑区连接增强,使个体对负面情绪更加敏感;一旦重新接触毒品,该回路活跃性迅速下降,形成“痛苦—缓解—复吸”的恶性循环。研究人员发现,人为干预该神经回路的活动可以改变个体对毒品的偏好和动机。
此外,研究还发现,这一回路与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奖赏处理的其他关键区域存在连接。戒断期间,这些连接会变得更强,使患者对负面情绪更敏感;当药物重新摄入,系统会“重置”,暂时减轻痛苦。
令人惊讶的是,当研究人员抑制这一回路时,实验对象的药物偏好和使用动机反而增加。这表明,大脑的“负面信号”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形成一种“内部刹车”,从而阻止过度用药。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