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eVTOL离普及还有多远?适航认证与试飞进展
快速阅读: 相关媒体消息,7月23日,上海举办低空经济博览会,eVTOL正成为重要交通工具。企业面临安全与成本挑战,计划逐步实现商业化运营,2026-2027年将迎发展新阶段。
据澎湃新闻报道,7月23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谢陵表示,低空经济及新型装备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正逐渐成为继汽车之后的又一重要交通工具,为大众出行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谢陵指出,eVTOL在安全性、经济性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需平衡高安全性和经济性,才能实现规模化商用。沃飞长空CMO费岚表示,首批eVTOL将定位于“高端专车2-3倍定价”市场,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使低空出行更加普惠。
2025年3月,亿航智能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其在合肥的合资运营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低空载人服务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亿航智能计划采取“三步走”方案,逐步过渡至常态化商业运营模式。
合翼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市场化商业运营,将持续进行演示飞行测试,确保安全合规地开放运营。面对专业飞手和管控运营管理人才短缺等问题,合翼航空正通过常态化测试和应急演练完善运营流程和服务标准,为未来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做足准备。
亿航智能高管指出,公司将以旅游观光为首个运行场景,逐步向UAM城市空中交通场景转化,稳步推进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商业运营蓝图。多家头部eVTOL企业正加速适航取证,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将迎来国内eVTOL落地的新阶段。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