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试首套OW5-A50激光防空系统,保卫关键地区免受敌方无人机群的攻击
快速阅读: 《陆军认可》消息,北方工业在珠海航展展示OW5-A50激光武器系统,可击毁无人机。该系统功率达50千瓦,具备快速响应和自主瞄准能力,用于保护车队和设施。其成本低,每发仅几元人民币,已进行多次实测。
据北方工业公司报道,11月15日,珠海航展上,该公司展示了最新的OW5-A50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采用高能激光束,在数公里外击毁和瘫痪无人机目标。激光束通过聚焦无人机的关键部件,可在几秒内实现目标摧毁,使无人机坠落而无需弹药。
北方工业专家陈本表示,OW5-A50的设计目的是使用车载电力进行低成本作战。OW5系列包括OW5-A10、OW5-A30和OW5-A50三种型号,分别对应约10千瓦、30千瓦和50千瓦的激光功率。OW5-A50是该系列中最强大的型号,安装在8×8重型轮式卡车底盘上,可能源自东风或万山的8×8卡车平台。
该系统集成了支撑激光发射器的液压桅杆、多光谱光学传感器(包括红外和可见光通道)、矩形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后部电源和控制舱。激光系统使用由集成发电机充电的车载电池模块运行,从而能够在没有外部能源供应的情况下自主运作。OW5-A50被设计用来保护车队和固定资产免受低空无人机威胁,可以单独部署或集成到多层防空架构中。
北方工业强调了OW5-A50快速响应和自主瞄准能力。据公司代表称,该系统在与前一个目标交战后大约两秒内即可转向新目标。光电和雷达套件能够快速检测和分类低空、小型和慢速空中目标,包括徘徊弹药、固定翼无人机、FPV无人机,甚至可能是迫击炮弹。OW5-A50还配备了电子战组件,包括能在超过十公里范围内影响无人机通信和导航的干扰系统。这些功能除了硬杀伤打击外,还能干扰无人机操作。
制造商表示,激光束可保持激活达三分钟,每次射击之间有八秒的冷却间隔时间,允许在高频作战中持续运行。尽管北方工业表示该系统未来可能会被改装以应对迫击炮和直升机,但此类说法尚未在实弹测试中得到独立验证或展示。
在同一演示中,北方工业展示了一个协调打击模拟,其中包括无人和有人平台在一个OODA(观察-调整-决策-行动)循环中协同工作。BZK-005E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用于提供战场态势感知和目标探测。该无人机支持合成孔径雷达、光学吊舱、通信中继和电子战系统等载荷。一旦收集情报,基于人工智能的指挥系统就会生成打击计划。这些计划包括使用FL-300A反辐射徘徊弹药攻击激活的雷达和使用FL-60A火箭发射无人机打击装甲威胁。地面无人系统还执行了其他攻击,包括从徘徊弹药进行精确打击。
金鹰500B无人直升机也与其他系统结合进行饱和攻击。OW5-A50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机制被整合进来,与防空导弹和高射炮一起拦截低空无人机。
自2024年起,北方工业通过在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家的一系列展览将OW5系列推向国际市场。OW5-A50在2024年11月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作为静态展品展出,并于2025年2月在阿布扎比的IDEX展会上再次亮相。
该系统作为出口产品推出,隶属于北方工业更广泛的“SkyShield”品牌,该品牌包括多种定向能和防空产品。北方工业声称该系统的成本效益优于动能系统,指出每发能量成本仅为几元人民币。北方工业声称该系统已经进行了模拟高无人机活动的实地测试,累计评估中进行了超过110次无人机交战。
国际国防出版物将OW5-A50与其他高能激光系统如以色列的Iron Beam进行了类比,后者估计功率为100至150千瓦。虽然中国系统的功率为50千瓦,但分析人士指出它在分层防空体系中的潜在作用,以及其与固定阵地和移动部队防护操作的兼容性。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