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玩家为何增速700倍仍内斗不断
快速阅读: 据相关媒体最新报道,高盛报告显示,中国Robotaxi市场将从2025年的54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470亿美元,年均增长757倍。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主导,特斯拉和Waymo亦为重要参与者。
据高盛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中国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20亿美元,到2035年将进一步增至470亿美元。这意味着,在2025年至2035年的十年间,Robotaxi的市场规模将增长757倍。
报告指出,到2035年,中国Robotaxi市场将主要由一线和二线城市主导。其中,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预计贡献42%的市场份额,规模将达到近195亿美元;二线城市市场占比更高,达50%,对应约231亿美元。
从车辆数量上看,中国的Robotaxi将从2025年的4100辆增至2035年的190万辆。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Apollo等厂商将成为这一市场的主力军。
研报还提到,随着规模化生产、技术成熟和供应链优化,成本将逐渐降低。2025年至2035年间,一线城市Robotaxi的单车制造成本预计将从2.01万美元逐步下降到1.89万美元。
目前,中国Robotaxi行业的头部玩家主要包括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Apollo和滴滴自动驾驶。这些公司在技术路线、资本背景和商业化进展方面各具特色:
1. **小马智行**:中国最早开展L4级自动驾驶研发和商业化试点的企业之一,主打“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路线,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已在北京、广州等地获得载人示范运营许可,并与广汽、丰田、吉利等车企合作开发定制车型。
2. **文远知行**:专注于Robotaxi、Mini Bus和货运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采用“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地图”路线。在广州、北京、阿布扎比等地有试点或商业合作,资本背景以宇通、广汽等产业资本为主。
3. **百度Apollo**:主打“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路线,具备端到端全栈自研能力。其品牌“萝卜快跑”已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等地实现规模化部署和商业化试点,与地方政府合作最为深入。
4. **滴滴自动驾驶**:采用“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地图”路线,具备全栈自研能力。2020年在上海首次向公众开放Robotaxi服务,目前车队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稳定运营。2024年与广汽埃安成立合资公司“广州安滴科技”,计划在2025年推出首款前装量产L4车型。
特斯拉和Waymo也是全球Robotaxi领域的关键玩家。特斯拉走的是“纯视觉端到端”路线,完全依赖摄像头输入和超大规模神经网络模型(FSD)。Waymo则采用“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地图”路线,已在美国部分城市开展“无安全员”Robotaxi运营。
尽管前景广阔,但Robotaxi行业仍面临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商业化挑战。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增加,净利润却在持续恶化。2023年至2025年,小马智行的亏损从8.9亿元增至接近3亿元,文远知行的亏损从近20亿元扩大到25.17亿元。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Robotaxi行业正逐步形成“主机厂+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出行平台”的深度协同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分摊风险、整合资源,推动无人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城市出行的实际应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