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高等教育真正需要人工智能提供什么?
快速阅读: 据《政府技术》最新报道,调查显示,美国仅少数高校有明确AI政策,多数教师对AI使用态度两极。学生既想用AI又不愿作弊。高校需探索合理使用AI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据最新调查显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支持作用。根据EDUCAUSE 2024年的数据,目前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国高校制定了明确的人工智能使用政策。许多教师在面对人工智能时,要么放任学生自由使用,要么完全禁止,这种做法既不可持续也不负责任。
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自ChatGPT三年前问世以来,学生们逐渐学会了利用这些工具查找信息、检查作业中的语法错误,并总结课堂所需材料。然而,学生内心存在矛盾,他们既不想作弊,又不愿放弃这个强大的辅助工具。
教育机构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允许并鼓励在课堂和研究中合理使用人工智能,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真实挑战。这要求教育机构与学生和教师沟通,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教师和学者。
好消息是,大多数教师希望人工智能能够被负责任地使用,特别是那些对增强教学感兴趣的教师。但许多教授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感到担忧,甚至有些士气低落。他们面临巨大的预算和政治压力,必须逐年提高投资回报率,以回应学费和税款的投入。此外,他们还要与众多供应商打交道,这些供应商常常承诺宏大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但与实际教学需求相距甚远。
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北德克萨斯大学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改进写作教学。该校采用了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学习平台,用于管理在线讨论。经过三个学期的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驱动的评估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探讨主题,撰写更详细的问题和答案。特别是那些接受教师私下辅导的学生,撰写的帖子更长、质量更高。
研究结论表明,在适当情况下使用合适的AI工具,可以使教授重新布置写作任务,腾出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干预,从而产生持久的影响。
对于高校而言,采取非此即彼的人工智能策略虽然简单易行,但随着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应寻求促进其负责任使用的方法。除了制定规则和法规,高校还需要将对话的重点放在人和教学法上。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