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套利致零公里二手车市场虚假繁荣
快速阅读: 据相关媒体报道,“0公里二手车”指行驶里程低、手续齐全的准新车,因新能源车产能扩张而泛滥,扰乱市场,损害品牌声誉。数据显示,2024年二手车中12.7%为零公里车,新能源占六成以上。
据36氪报道,近年来,“0公里二手车”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这类车辆行驶里程在0至1000公里之间,手续齐全且已投保,通常被称为“准新车”。
在传统能源车时代,这种“准新车”就已屡见不鲜。传统4S店模式下,厂商会给经销商设定月度或季度销售目标,达标后给予返利。一些经销商为完成目标,将未售出的车辆先行上牌交税,再低价转卖给小型经销商,即所谓的“二网”。此前,这些“准新车”多为半年以上的库存车,数量不多。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产能快速扩张和政策激励的双重作用下,“0公里二手车”的数量显著增加,市场乱象频出。企业为了吸引资本,频繁“优化”销量数据,提高经销商的业绩指标。经销商则通过向“二网”低价出售车辆来完成任务,部分厂商甚至直接向“二网”供货。为获取高额补贴,车企和经销商会在特定时间提前上牌,使大量库存车变成名义上的“二手车”。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约为1961万辆,其中登记未满三个月、行驶里程在50公里以内的“零公里二手车”占比达到12.7%,新能源车型占其中六成以上。
这一现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消费者虽然能以较低价格购买到接近新车的车辆,但会丧失首任车主的多项权益,如三电终身质保、保险及贷款优惠等。此外,购车过程中的灰色环节使得维权困难,转售时也会面临更大的贬值风险。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而言,“零公里二手车”扰乱了市场定价体系,加剧了恶性竞争,影响了合法企业的利润。企业为了追求短期销量,忽视产品质量和研发投入,损害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竞争力。虚假的销量数据不仅误导投资者,还可能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导致行业资源错配。
哪吒汽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哪吒汽车通过“提前保险注册”等手段虚增销量超过6万辆,占其公布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极氪汽车也被曝出类似问题,将大量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作为新车销售,引发大量投诉。
“0公里二手车”不仅在国内泛滥,在国外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品牌的形象。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些“准新车”开始由国内出口至国外。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于2019年4月联合发布通知,支持符合条件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此后五年内,中国二手车出口量从0.3万辆激增至27.5万辆,其中大部分为“0公里二手车”,尤其是新能源车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具体比例未公开,但至少有一多半是零公里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买卖一次成本增加不大。这些车在海外售价较低,但缺乏质保和售后服务,严重损害了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0公里二手车”并非个例,而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无序的一个缩影。国家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及部分企业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探索综合施策,整治行业“内卷式”竞争,期望未来能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注重价值、技术和品质的竞争,提升服务和品牌形象。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