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弹到恶意软件:印巴网络竞争和台湾的教训
快速阅读: 据《台湾洞察》称,2025年印巴冲突中,网络战成为新战场。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网络攻击,印度则以防御为主。同时,巴方发起虚假信息战,影响印度舆论。台湾可从中吸取经验,加强网络安全与反假信息能力。
由Sameer Patil撰写。 图片来源:“巴基斯坦称有权对印度的‘锡德胡尔行动’作出回应”——部长表示,视频。 2025年5月印巴之间的军事冲突揭开了网络战的新篇章。当两国南亚邻国交换无人机和导弹时,他们在网络空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种对彼此数字基础设施的攻击为两国在战场上展开竞争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印度还面临着来自巴基斯坦的大量虚假信息和宣传运动,旨在操纵印度公众舆论,这与“认知战争”非常相似。更重要的是,这也是网络空间首次在与传统军事冲突并行的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而这场冲突是两个激烈对手之间的。
近年来,网络空间已成为传统军事行动之外的重要领域。正如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以及以色列-哈马斯/伊朗冲突所显示的,交战方发起的进攻性网络行动已成为核心活动之一。这些网络行动虽然没有决定军事行动的整体方向或塑造其结果,但确实有助于推进军事行动的更广泛目标:通过低于武装冲突门槛的行动让对手保持参与、专注和分心。这些行动包括但不限于入侵关键国家基础设施、恶意软件活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网络间谍活动。伴随这些违规行为的是积极的虚假信息和宣传行动,它们试图通过深度伪造视频和假新闻制造类似“战争迷雾”的局面。
“锡德胡尔行动”与网络战
有趣的是,在印巴关系中,网络对抗似乎走出了自己的独特轨迹,两国在追求这一目标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擅长使用非传统战术——也可以称为灰色地带战术——如通过作为其代理人的恐怖组织进行跨境恐怖主义,进攻性网络行动成为其针对印度的另一项工具。根据印度的一项评估,自2025年4月帕哈尔加姆恐怖袭击以来——这一事件引发了印巴之间的军事紧张——印度遭遇了超过150万次网络攻击,包括DDoS攻击、恶意软件渗透和GPS欺骗。这个数据在印度计算机应急响应团队2024年处理的204万起网络事件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网络攻击针对了印度的主要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军事设施。印度声称已中和了这些攻击;然而,报告指出至少有150次攻击成功侵入了印度网络。巴基斯坦的黑客试图通过其他国家(包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来隐藏部分攻击的来源。在这些攻击中出现的一个著名巴基斯坦关联威胁行为者是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T)-36,该组织因多次入侵印度网络进行间谍活动而臭名昭著,收集与巴基斯坦军方和外交政策机构相关的信息。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擅长使用非传统战术——也可以称为灰色地带战术——如通过作为其代理人的恐怖组织进行跨境恐怖主义,进攻性网络行动成为其针对印度的另一项工具。根据印度的一项评估,自2025年4月帕哈尔加姆恐怖袭击以来——这一事件引发了印巴之间的军事紧张——印度遭遇了超过150万次网络攻击,包括DDoS攻击、恶意软件渗透和GPS欺骗。这个数据在印度计算机应急响应团队2024年处理的204万起网络事件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印度方面,网络工具的使用主要是报复性的,以回应巴基斯坦关联威胁行为者的网络攻击。多个印度黑客组织,如印度网络力量、印度网络防御者、WhiteHorse、Cyber Warriors India、AnonOpsIndia等,据报道发动了针对巴基斯坦数字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其中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公司有限公司、巴基斯坦联邦税务局、Habib银行等。一份报告还声称,印度黑客通过远程访问入侵了巴基斯坦运营的1000多个闭路电视摄像头。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擅长使用非传统战术——也可以称为灰色地带战术——如通过作为其代理人的恐怖组织进行跨境恐怖主义,进攻性网络行动成为其针对印度的另一项工具。根据印度的一项评估,自2025年4月帕哈尔加姆恐怖袭击以来——这一事件引发了印巴之间的军事紧张——印度遭遇了超过150万次网络攻击,包括DDoS攻击、恶意软件渗透和GPS欺骗。这个数据在印度计算机应急响应团队2024年处理的204万起网络事件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印度关联的威胁行为者有明确的历史记录,成功入侵了巴基斯坦的网络空间。尽管具备这种能力并有先例,但在“锡德胡尔行动”期间,印度使用网络工具的方式却更为克制,更多地将其作为防御手段,而非进攻手段。重点在于加固目标、确保韧性并保护印度网络空间,而非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性网络行动。尽管爱国的印度黑客组织确实有效动员起来对巴基斯坦目标发动协调攻击,但这些攻击的整体效用除了满足复仇之外仍令人质疑。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擅长使用非传统战术——也可以称为灰色地带战术——如通过作为其代理人的恐怖组织进行跨境恐怖主义,进攻性网络行动成为其针对印度的另一项工具。根据印度的一项评估,自2025年4月帕哈尔加姆恐怖袭击以来——这一事件引发了印巴之间的军事紧张——印度遭遇了超过150万次网络攻击,包括DDoS攻击、恶意软件渗透和GPS欺骗。这个数据在印度计算机应急响应团队2024年处理的204万起网络事件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感知之战
即使在“锡德胡尔行动”期间针对印度数字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激增,印度还开辟了另一个反印度虚假信息和宣传运动的前沿。这是由巴基斯坦的威胁行为者和社会媒体账户在“X”(前身为Twitter)上执行的,以放大谣言、假新闻和阴谋论。将帕哈尔加姆的恐怖袭击描述为“假旗行动”,质疑印度无人机和导弹打击的影响及目标,并传播有关巴基斯坦对印度军事打击的虚假信息,是这些宣传运动的主要内容。此外,还试图通过传播多段深度伪造视频来欺骗印度民众,包括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这些视频据称显示这些领导人向国际社会道歉,并对“锡德胡尔行动”表示懊悔。
从印度角度来看,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巴基斯坦宣传行动得到了其合作伙伴中国和土耳其的支持。中国国家媒体如新华社和CGTN及其社交媒体账号协助了巴基斯坦的宣传。同样,土耳其的TRT World和安纳多卢通讯社被发现故意传播有关印度军队的不实信息。
在“X”上,这些虚假信息运动的强度如此之高,以至于印度外交部不得不创建了一个专门的账号“@MEAFactCheck”来遏制假新闻的传播。印度还要求平台封锁超过8000个传播虚假信息的账号。
台湾的关键启示
“锡德胡尔行动”期间印巴网络对抗对台湾有何启示?首先,这些宣传运动暴露了印度对虚假信息和心理战的脆弱性。这一教训至关重要,因为尽管印度在军事战场上占据优势,但普遍认为它未能将这一优势转化为舆论胜利或叙事优势。这种信息战的“失败”对台湾是一个重要警示,台湾长期以来一直是中方认知战的受害者,且难以抵御。在发生任何军事突发事件时,台北应预料到类似的灰色地带战术,包括协同的网络攻击和虚假信息行动,旨在操控公众舆论并制造混乱。提升媒体素养、建立可信新闻来源并采取主动的反虚假信息策略将大有裨益。正如印度的经验所示,面对外部挑战时的政治统一是有帮助的。在“锡德胡尔行动”之后,新德里向多个国家派遣了七支跨党派代表团,传达一致的信息:解释印度对恐怖主义零容忍政策及其对巴基斯坦采取的行动。
其次,网络空间的防御姿态是有帮助的。确保和加固关键国家基础设施确实有助于阻止对手的图谋。然而,更具帮助的是采取进攻姿态,这不仅能带来战术优势,还能支持实际作战行动。台湾需要制定多维度、多渠道的网络反击行动,以应对来自对手的网络攻击,这只能预期为一场网络攻击的浪潮。
除了网络和信息战之外,正如印度在“锡德胡尔行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所证明的那样,没有任何东西能取代本地和本土的国防能力。国防自主是增强国家安全、保障作战自主权并构建抵御外部威胁韧性的最可靠方式。即便寻求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获取先进技术,持续投资核心国防能力仍是关键。战略自主如今与战场优势息息相关。
最近的印巴敌对事件表明,现代战争是多领域的,网络空间对军队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随着威胁日益混合,对手将灰色地带战术纳入其军事战略的核心,民主国家必须采取积极和坚韧的国家安全策略。
Sameer Patil 是印度观察研究基金会(ORF)安全、战略与技术中心主任。他目前驻扎在ORF的孟买中心,专注于技术与国家安全的交叉领域,包括网络安全。此外,他还研究印度的国家安全优先事项、反恐和区域安全。他是世界经济论坛网络安全全球未来理事会成员,以及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负责任网络行为全球伙伴关系咨询委员会成员。他曾任职于印度国家安全理事会秘书处。
本文是《印巴冲突:台湾的战略见解》特刊的一部分。
分享这篇文章:
点击以电子邮件将链接发送给朋友(在新窗口中打开)
电子邮件
点击以在X上分享(在新窗口中打开)
X
点击以在Facebook上分享(在新窗口中打开)
点击以在WhatsApp上分享(在新窗口中打开)
点击以在LinkedIn上分享(在新窗口中打开)
LinkedIn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