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拉邦高等法院发布法官使用人工智能的指南,称没有人工智能用于判决
快速阅读: 《政治家》消息,印度喀拉拉邦高等法院7月15日发布首套AI使用指南,禁止法官使用未批准的AI工具如ChatGPT、DeepSeek,强调不得依赖其做出判决,确保司法公正与数据安全。
据印度媒体报道,7月15日,印度喀拉拉邦高等法院发布了一套指导方针,规定法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得出结论、给予救济或发布命令或判决。这是全国首个针对AI工具使用的指导方针。
喀拉拉邦高等法院指出,尽管AI工具在多个领域有益,但其使用也可能带来隐私侵犯、数据安全风险及损害司法公信力等问题。因此,法院建议地区司法部门在使用AI工具时要格外谨慎。
根据这一政策,法官不得使用ChatGPT和DeepSeek等未获批准的AI工具。只有经过高等法院或最高法院批准的AI工具才可使用。大多数AI工具基于云技术,用户提供的信息可能被服务提供商访问或利用,导致严重的保密泄露风险。
为此,高等法院强调,除经批准的AI工具外,应避免使用所有基于云的服务。同时,法院发布了10项具体指导方针,以确保AI工具在司法工作中的负责任使用:
1. 司法部门成员及其协助人员应确保所使用的AI工具遵循透明度、公平性、问责制和保密保护的原则。
2. 禁止将案件事实、个人身份信息或保密通信等敏感信息提交给未经批准的AI工具。
3. 经批准的AI工具生成的任何结果,如法律引用或参考等,必须由司法官员核实。
4. AI工具生成的翻译需由法官或合格翻译人员核对。
5. 所有经批准的AI工具使用过程中均需有人工监督。
6. 不得使用AI工具得出结论、给予救济、发布命令或判决。
7. 经批准的AI工具仅限于特定用途。
8. 法院需详细记录所有AI工具的使用情况,包括工具名称和人工验证过程。
9. 司法部门成员和员工必须参加相关培训,了解AI伦理、法律、实践和技术。
10. 发现经批准的AI工具输出中的错误或问题,应立即报告并转交信息技术部门处理。
这些指导方针同样适用于在喀拉拉邦地区司法部门工作的实习生和法律助理。此举旨在确保司法系统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时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