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领域的 AI 可以挽救生命和金钱,但目前还不行
快速阅读: 《PBS 在线》消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逐渐增多,但受限于技术、数据隐私和系统复杂性等问题。2023年研究称其或每年节省360亿美元。尽管部分医生使用AI辅助工作,但决策仍由人类主导。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其影响依然有限。202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医疗行业大幅增加对人工智能的使用,每年可以节省高达360亿美元。然而,2024年美国医学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66%的美国医生曾在某种程度上使用过人工智能工具,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工具仅限于行政工作或低风险支持。
专家指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推广面临多重挑战。首先,人工智能系统在遇到不寻常情况或数据不完全匹配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诊断。此外,种族和民族偏见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数据集中某些人种或民族群体的样本量不足,人工智能可能会为这些群体提供不准确的建议,导致误诊。
医疗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将人工智能整合到现有工作流程中变得困难。许多医院、诊所和医生办公室缺乏时间和资源来实施人工智能。同时,许多前沿的人工智能系统如同“黑箱”,其内部机制难以解释,这与医学决策需要合理解释的要求相冲突。
此外,数据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医疗人工智能系统通常需要大量患者数据进行训练,若处理不当,可能会泄露敏感的健康信息。美国《健康保险可携性和责任法案》(HIPAA)对此类数据共享施加了严格规定,要求人工智能开发者建立强大的安全保障措施。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推进。目前,超过20%的医生使用人工智能来撰写临床笔记,减少文书工作。人工智能也在行政管理中发挥作用,如处理预约安排、分诊常见患者问题及实时翻译语言。在一些医院,人工智能已成为放射科医生寻找疾病早期迹象的辅助工具,但医生仍不愿将决策权完全交给机器。
总体而言,医疗保健向人工智能的转变将是逐步的。新兴技术需要时间成熟,短期内医疗保健的需求仍然超过长期收益。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仍有待实现。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