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冷热不均:有项目卖87亿,有项目去化仅3成
快速阅读: 据相关媒体报道,202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暖,二手房和新房成交量均增长。政策利好促进市场复苏,但区域分化明显,部分项目去化率高,部分则低迷。
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签数据,202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上扬趋势。1月至6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累计达到90035套,同比增长20.4%,创下2022年以来同期新高。同时,新房市场同样表现抢眼,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上半年北京新房成交18563套,同比增长23.89%,成交金额达1459.9亿元,同比增长29.7%。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自2025年以来,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市场整体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修复态势。这得益于去年9月30日北京出台的多项楼市新政,包括放宽非京籍家庭在京纳税或社保年限、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购房成本,促进了市场的逐步恢复。
然而,这种上扬的市场热度并非均匀分布。一些具有区位和价值优势的楼盘在上半年销售额突破87亿元,去化率超过90%;而有些项目在过去一年内的去化率不足30%,销售额仅在数亿元左右徘徊。曹晶晶指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分化更加明显,优质城市及优质项目继续保持良好去化。在北京,朝阳、昌平、海淀、顺义、丰台等区域的新房销售面积均超过25万平方米,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成交活跃的背后,是“以价换量”策略的持续实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4月至6月,北京二手房价格连续3个月环比下跌,6月同比下降5.17%;新房价格也连续2个月环比下跌,6月同比下降4.1%。在新房市场上,高端改善型项目表现尤为突出,如海淀区的和樾望雲、和樾玉鸣、颐海澐颂等项目,上半年销售额均超过50亿元。
此外,北京在2月发布了《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各项目积极响应这一政策,提升了居住品质,受到了购房者的广泛关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新房成交分化更加明显,“好房子”的供应预期影响了新房价格,成交量集中在少数热点项目,部分郊区房源在春节后出现了明显的价格调整。目前,北京市新房去化周期为28.5个月,远郊高库存板块面临较大压力,而核心区如海淀区则供不应求。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