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多为意大利KF51黑豹坦克换装新120毫米火炮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最新报道,意大利新型L55坦克炮采用自增强工艺,提升初速与寿命,兼容北约弹药。Vulcano 120为远程制导弹药,支持间接射击。系统将用于猎豹-IT坦克,提升装甲部队火力。
新型L55坦克炮采用了新的自增强工艺,改进的双液压缸制退系统和油气蓄能器,以承受更高的内部压力。热套管(thermal sleeve)由复合材料和铝合金制成,制退距离约为550毫米。这种被称为120/L55的火炮将用于意大利的“猎豹-IT”主战坦克,并可安装在升级版的“阿里埃特C2”坦克和“HITFACT MkII”炮塔上,该炮塔出现在KF41 Lynx上。它设计用于发射所有现有的北约标准120毫米弹药,包括需要编程接口的空爆弹药。模块化架构便于在旧式炮塔上进行改装。在发射前,莱昂纳多测试了完整的机械循环,包括炮闩操作、弹壳抛出和制退模拟。炮管重量比之前的120毫米L45型号增加了约500公斤,初速提升了5%。炮管使用与“半人马座II”L45火炮相同的合金制造,但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和改进的内部压力耐受性。预计炮管寿命为1200发弹,但这一数值高度依赖于所使用的弹药类型,其中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会造成更大的磨损。
新型Vulcano 120毫米弹药基于现有的Vulcano系列,其中包括海军(76毫米和127毫米)和火炮(155毫米)变种,专为当前和未来的120毫米坦克炮设计。这是一种次口径制导弹药,最大射程约为30公里,设计用于超视距间接射击。其目标可能包括装甲车辆、防空系统、火箭发射器和主战坦克。目的是通过使传感器、天线和光学设备失效来造成功能而非结构上的损害。该弹药兼容激光和红外末端制导,并设计用于在无GNSS环境中运行。模块化设计允许重复使用为其他口径开发的组件,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并缩短开发时间。Vulcano 120是i-MBT项目的一部分,可通过无人机等外部系统进行制导。它将不受《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限制,旨在提高装甲部队的间接火力能力,支持分布式作战编队。集成架构包括与远程目标源的协同交战,并允许未来升级,包括红外末端制导。
该系统设于莱昂纳多位于拉斯佩齐亚的设施中,该公司最近已招聘了300名新员工,并增加了两台自增强设备,以将生产产能从2024年的170根炮管提升至2026年的800根,2025年预计为260根。其中大约一半的炮管将用于大口径陆地和海军系统。120毫米L55将装备意大利计划采购的132辆“猎豹-IT”主战坦克中的82辆,其余50辆坦克将配备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L55A1。这些坦克将是意大利总价值100亿欧元的装甲部队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包括支援车辆和超过1000辆履带平台。
猎豹-IT是莱茵金属公司开发的KF-51猎豹的本地版本,将通过莱昂纳多-莱茵金属军事车辆(LRMV)合资企业生产。尽管此前曾展示过配备130毫米火炮的猎豹,但意大利选择保留120毫米口径。据《意大利国防杂志》报道,从射程角度来看,130毫米火炮提供的实际优势微乎其微,采用它会带来互操作性和后勤方面的复杂问题,尤其是在北约内部。意大利生产的L55炮管将不再受德国许可,尽管德意两国版本的火炮特性保持一致。
在最初的展示中,莱昂纳多和莱茵金属表示将由意大利生产82根炮管,德国生产50根,再加上50%的备用炮管,这一计划保持不变。猎豹-IT炮塔还将进行修改,以适应L55增加的重量和改变的重心,特别是在俯仰方向需要更强的电动执行器。虽然尚未确认,但莱昂纳多表示,这一火炮系统可能会在评估后集成到升级版的阿里埃特C2中。
猎豹-IT将配备莱茵金属公司的StrikeShield主动防护系统、如HERO 120这样的滞空弹药以及数字C4I组件。该平台基于豹2A4底盘,配备12缸发动机,功率为1500马力,最大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为500公里。除了改进的防护和火力外,坦克还配备了360度态势感知系统、热成像系统,并具备集成未来技术(包括无人炮塔)的能力。
自2024年1月以来,意大利已启动多项陆军现代化计划,包括21套M142 HIMARS发射器、76辆VBM PLUS装甲车,并选择了Skynex C-RAM系统。KF-41 Lynx步兵战车正在评估A2CS项目,该项目旨在采购16种变体共1050辆。2024年,意大利还将F-35计划扩展至115架飞机,并订购了24架新的欧洲战斗机。
在海军领域,意大利已投入使用两栖LHD“特里埃斯特”号,并投资定向能武器用于应对反无人机作战。装甲现代化由LRMV合资企业主导,该企业于2024年开始运营。组装、测试和武器集成将在拉斯佩齐亚进行,而大约60%的猎豹和Lynx生产将基于意大利。
最初于1950年代在重型坦克如英国FV214征服者和美国M103上引入的120毫米L55火炮,是更广泛历史趋势的一部分,这一趋势使得该口径成为西方主战坦克的标准。突破发生在1970年代,当时莱茵金属开发了L/44滑膛炮,被用于豹2坦克,并后来授权生产为M256用于M1艾布拉姆斯坦克。
从线膛转向滑膛设计使火炮能够更好地兼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HEAT弹药,优化了多种弹药的性能。英国几十年来一直保留120毫米线膛炮以支持HESH弹药,但挑战者3升级将转换为滑膛炮以实现通用性。滑膛120毫米火炮也可以支持制导弹药,如以色列的LAHAT,它们与可编程引信和智能弹药的兼容性进一步扩展了战场灵活性。
120毫米坦克炮的主要优势之一在于火力与操作实用性的平衡。与较老的105毫米系统相比,120毫米火炮在保持可管理的弹药重量和尺寸的同时,提供了更优越的动能和装甲穿透力。120毫米APFSDS弹通常重约20公斤,初速可超过1700米/秒,显著优于105毫米弹药在射程和杀伤力方面的表现。
尽管130毫米和140毫米口径理论上能提供更大的火力,但它们带来了与后坐力吸收、自动装弹机需求和后勤相关的重大复杂性。120毫米火炮足够轻便,可以手动搬运或使用紧凑型自动装弹机,并且已经得到了北约广泛后勤和供应基础设施的支持。它还能支持各种弹药,从动能穿甲弹和可编程HE到霰弹和空爆弹药,使其成为现代主战坦克最灵活的选择。
120毫米滑膛炮已被几乎所有现代西方主战坦克采用,包括M1A1/A2艾布拉姆斯、豹2、勒克莱尔、阿里埃特、梅卡瓦Mk III和IV、K1A1、K2黑豹以及日本的Type 10。如今的120毫米坦克炮都是滑膛的,并设计用于发射广泛的北约标准弹药。这些包括APFSDS动能弹、HEAT弹、可编程HE或AMP多功能弹,有时还包括炮射导弹。
例如,意大利的Vulcano 120毫米弹药代表了一类新型的远程精确制导坦克弹药,具备间接火力能力。非西方国家的平台,如印度的阿琼坦克,由于特定的战术原因,如HESH弹药的使用,采用线膛120毫米火炮。然而,由于兼容性问题和与现代穿甲弹效果较差,线膛火炮已不再受欢迎。
即使一些国家探索更高口径的火炮,也往往将120毫米作为过渡或并行能力,因为制导、可编程和多模式弹药的整合强化了120毫米在现代和未来冲突中的相关性,特别是在坦克角色拓展至远程支援、间接火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的情况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