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潜艇“康涅狄格”号2026年重返太平洋舰队应对中国威胁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称,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因维修复杂性,大修延期至2026年底。其属于“海狼”级,曾因碰撞事故受损,现面临零件短缺等挑战。
据美国海军新闻报道,2023年2月,“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SSN-22)在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及中间维护设施开始了名为“延长停泊选择性限制可用性”(EDSRA)的大修和维修计划。该计划原定于2025年秋季完成,但由于维修复杂性,现推迟至2026年底。
“康涅狄格”号属于“海狼”级核动力攻击潜艇,1998年12月服役。该潜艇设计于冷战时期,旨在应对当时的所有水下威胁。其水下排水量为9,137吨,全长107.5米,配备一台220兆瓦的S6W核反应堆和泵喷推进器,水下速度超过35节。潜艇还采用吸音涂层,增强了隐身能力,适合在深海和北极冰层下进行隐蔽行动。
在武器装备方面,“康涅狄格”号拥有八具26.5英寸鱼雷管,可携带50枚弹药,包括Mk 48鱼雷、Harpoon反舰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其防御系统包括先进的声呐技术、监视传感器和内部屏蔽装置,能有效保护关键系统。该潜艇设计用于对抗敌方潜艇并保护航母战斗群,至今仍是美国建造的最强大且成本最高的攻击型潜艇之一。
然而,维修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海狼”级专用零件稀缺,因为冷战后预算削减导致生产停止前仅建造了三艘。例如,采购声呐球罩等部件尤为困难,因为第三艘“吉米·卡特”号(SSN-23)经过大量改装,专门用于水下间谍任务。2021年,国会拨款4000万美元用于初步维修,另拨款1000万美元用于新的船首罩,但维修总费用仍未公开。
2021年的一次碰撞事故导致“康涅狄格”号受损,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原因是指挥失误和未能正确执行关键任务,最终指挥官卡梅伦·阿尔吉拉尼中校、执行官和舰长被解职。尽管面临工业挑战,海军在2025年预算中仍拨款购买额外的“海狼”级船首罩,以降低未来类似事件的风险。
“康涅狄格”号的恢复对美国海军至关重要,因为其姊妹舰“海狼”号将于2026年4月开始在普吉特湾进行长期维护,预计2029年6月恢复服役。这将暂时使“吉米·卡特”号成为唯一一艘可操作的“海狼”级潜艇。这一情况突显了美国工业产能难以维持潜艇舰队的现状。同时,下一代核动力攻击潜艇项目(SSN(X))的发展也已延迟,生产时间被推迟到2040年代初。
综上所述,“康涅狄格”号的维修复杂性、“海狼”级的过时问题以及与中国竞争带来的战略压力,使得恢复这艘独特舰艇的作战能力显得尤为紧迫。这一努力对于在未来几年内保持美国潜艇部队的隐身和进攻能力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