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由于更智能的无人机调查,世界上最大的海龟筑巢地点
快速阅读: 据《欧亚评论》称,佛罗里达大学用无人机技术更准确地计数巨型南美河龟,发现约41000只。该方法提高监测精度,助力保护工作。
据佛罗里达大学报道,7月12日,该校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更准确的野生动物计数方法,使用无人机技术。这一创新帮助确认了世界上最大的已知濒危龟类物种——巨型南美河龟的繁殖地。通过将航拍图像与统计模型相结合,研究人员记录了在亚马逊河的瓜波雷河沿岸聚集的超过41000只巨型南美河龟。研究结果发表在《应用生态学杂志》上,为保护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高精度监测工具。
项目最初由位于纽约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在巴西、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的研究人员启动。WCS监测的物种之一是巨型南美河龟,这种龟因偷猎而受到威胁,其肉和蛋被非法交易。每年7月或8月,雌龟会在巴西和玻利维亚之间的瓜波雷河沙洲上聚集产卵。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员布拉克表示,在一次会议上遇到WCS的科学家后,他们开始合作使用无人机技术来计数这些龟。他们创建了正射影像图,即通过拼接数百张重叠的航拍照片制成的高分辨率详细图像。这种方法比地面计数更快、更准确且侵入性更小。
为了提高计数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解决了多个误差来源,如重复计数和遗漏个体。他们在瓜波雷河的一个岛上用白色颜料标记了1187只龟的壳。无人机每天四次沿着精确的往返路径飞行,每次拍摄1500张照片。科学家们利用软件将照片拼接成复合图像,然后仔细审查,记录每只龟的情况。他们还开发了统计概率模型,考虑了个体进入和离开该区域的可能性、龟的行为以及壳标记的识别率。
研究发现,仅35%的龟在无人机飞行期间出现在沙洲上,20%被检测到行走的龟在正射影像图中出现了多次。地面上的观察者数出了约16000只龟,而未考虑动物移动或壳标记的研究人员数出了约79000只龟。应用模型后,研究人员估计实际数量约为41000只。
“这些数字差异很大,这对保护者来说是个问题,”布拉克说,“如果科学家无法准确计数,他们怎么知道种群是否在减少,或者保护措施是否有效?”
研究团队计划在瓜波雷河及其他南美国家的巨型南美河龟聚集地进行更多的无人机飞行,以进一步完善监测方法。布拉克表示,通过结合多个调查的信息,可以检测种群变化,从而指导保护行动的有效实施。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