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海军对锤头神风敢死队 USV 进行首次测试,以评估未来的无人攻击能力
快速阅读: 据《军队认可》最新报道,加拿大测试武装无人舰艇,用于远程引爆,提升不对称作战能力。该技术受乌克兰启发,未来或用于北极等区域。
装有爆炸物的舰艇被引导至第二艘“锤头”无人水面航行器并引爆。这项测试由先进海军能力单位(ANCU)与舰队潜水单位(太平洋)以及HMCS Vancouver号船员合作进行,展示了这些平台传统用途的转变,此前这些平台仅被用作模拟小型船只攻击的训练目标。尽管官员强调,此次测试目前尚不构成战术上可行的作战能力,但他们表示随着进一步发展,这可能会成为现实。加拿大皇家海军司令安格斯·托普希少将表示,该概念是在两个月内开发出来的,使用的是现役设备。由QinetiQ Target Systems公司制造的“锤头”无人水面航行器(Hammerhead USV)最初于2017年通过一项价值470万美元的交易采购,旨在提高对海盗快艇和其他快速近岸攻击船只等威胁的训练水平。该舰艇长5.2米,空载重量为900公斤,配备一台135马力的MerCruiser 3.0L发动机。在海况3级时可达到35节的速度,在较平静的海域可达40节。它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作为最多40艘车辆的蜂群的一部分运行。“锤头”可以模拟直线攻击、交叉和Z字形模式以及规避动作。它支持视线内与越视距控制模式。载荷可以包括视觉增强装置、被动和主动雷达增强功能以及红外特征装置。以前用于评估Harpoon、Exocet、RBS 15、Sea Sparrow、Phalanx和海军火炮等系统的性能,“锤头”转变为实弹武装舰艇代表了RCN实验的新阶段。这次测试反映了加拿大更广泛的对不对称海上能力的兴趣。RCN直接受到乌克兰使用无人驾驶爆炸船只对抗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启发,这种战术使得对大型舰艇进行低成本精确打击成为可能。RCN的领导层和发言人,包括太平洋海事部队的佩德拉姆·莫耶迪恩中校,将这次试验描述为一个概念验证,且具有可扩展性。根据托普希少将的说法,目标是确定现有资源是否可以重新利用以远程投送爆炸物,这一目标已经成功实现。这随后是加拿大太平洋舰队副指挥官萨姆·帕切尔中校的公开评论,他将Trident Fury 2025场景与乌克兰的海上无人机使用等现实发展联系起来。加拿大的辽阔243,000公里海岸线和有限的造船产能导致对低成本、可扩展的海军平台的兴趣增加。由于国内产能限制,一些加拿大的船舶维修和建造工作已外包给韩国和日本的船厂。国内制造的无人水面航行器(USV)可以帮助弥补能力差距,同时支持加拿大工业。加拿大皇家海军的先进海军能力单位(ANCU)在整合无人驾驶海洋系统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ANCU从之前存在的专门海军单位演变而来,并在常规和先进作战领域重叠的领域运作。其任务包括海上拦截行动(MIO)、力量保护(FP)、港口防御(HD)以及无人驾驶空中、水面和水下系统的操作。ANCU提供如海上战术操作员和海上战术领航员等人员,负责高风险登船、海岸线行动、港口安全和高速小船机动。它还支持海军训练系统,并在全球部署以协助盟国和合作伙伴部队。该单位的无人水面系统(UXS)操作员并不专注于特定平台,而是专注于新系统的快速接入、新兴技术的评估以及开发将其整合到加拿大武装部队中的培训方法。他们的工作涵盖情报、监视和侦察(ISR)、水下环境感知和海上领域意识。加拿大探索武装无人驾驶海上平台与长期政策规划相吻合,旨在加强北极和其他争议海域的监控和防御。据国防协会研究所称,海上自主系统(MAS),或“幽灵舰队”,正在研究潜在的部署区域,这些区域传统有人船只因环境或后勤限制而受限。MAS提供了扩大作战范围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人员暴露。包括前海军少将鲍勃·戴维森、指挥官瑞安·贝尔和凯特·托德在内的小组成员强调了需要可选有人平台以及与北约和五眼联盟伙伴的标准互操作性。他们提到了加拿大公司OSI Maritime Systems、Cellula Robotics和Kraken Robotics,这些公司已经在生产基于人工智能的导航系统和自主水下航行器。如果加拿大追求国内生产武装或监视导向的无人机船和潜航器,这些公司可以为本土供应链做出贡献。所有海洋领域的无人驾驶系统战略整合正在计划中。加拿大皇家海军自2011年起开始使用ScanEagle无人机,后来又引入了Puma无人机,目前正扩大使用更远距离和集成传感器的系统。正在进行的试验涉及从USV发射的无人机和UUV到USV再到无人机的数据中继链路。正在开发的概念包括使用能够脱离以调查目标的系留无人机,以及像英国皇家补给舰队的Stirling Castle这样的无人机母舰。加拿大“持续海洋传感器套件”项目包括在西北航道使用超大型无人水下航行器(XL UUVs)进行长时间水下巡逻、海底传感器网络以及在Harry DeWolf级北极巡逻舰上增加传感器集成。随着北方运营支持枢纽和极地通信项目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这些能力预计将在北极水域更广泛地部署。装有爆炸物的无人驾驶水面舰艇(USVs),即自杀式无人机船,其概念有着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就曾试验过被称为Fernlenkboote(德语:远程遥控摩托艇)的有线遥控摩托艇,这些摩托艇携带多达700公斤的炸药,并被引导至协约国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和德国都开发了有人驾驶和遥控的爆炸船只,例如意大利的MT爆炸摩托艇和德国的Linse船。这些平台旨在将弹头直接送达敌方舰艇,但受当时技术限制。现代战斗中首次确认使用的完全无人驾驶自杀船发生在2017年1月30日,也门胡塞武装使用遥控爆炸船袭击了红海中的沙特护卫舰Al Madinah,造成人员伤亡和结构损坏。此后,乌克兰在黑海广泛使用此类系统攻击俄罗斯海军资产,导致多艘船只受损或被摧毁。这些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开发和战术使用自杀式USVs的广泛关注。多个地区的武装部队现在将自杀式USVs视为一种具有战略和战术潜力的新兴不对称能力。乌克兰在黑海的成功影响了北约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它们正在测试类似的系统或探索基于遥控海上打击平台的操作概念。在中东地区,胡塞武装继续使用无人机船攻击商业和军事船只,促使地区和国际海军力量采取安全应对措施。据报道,中国已经推进了自主或可选有人海军打击平台的发展,包括能够携带有效载荷的小型潜艇和水面舰艇。这些系统被视为在争议海域进行高风险任务的低成本工具,不会危及人员安全。虽然大多数武装部队仍然要求对致命任务进行人工监督,但自杀式USVs的大量部署引发了关于海军战争中条令、威慑和升级动态的新讨论。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