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正在将蜜蜂变成微型侦察无人机
快速阅读: 据《澳门新闻》最新报道,北京理工大学研发出可控制蜜蜂的装置,重74毫克,通过电子脉冲引导飞行,成功率90%。可用于军事侦察或救灾。此前最轻的仿生系统使用甲虫和蟑螂,重量更大。
北京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可以控制蜜蜂大脑的装置,能够以多种实用方式引导它们的飞行路径。据《南华早报》报道,这种设备包含多个芯片,包括一个红外遥控器,但仅重74毫克。它被固定在蜜蜂的背部,并通过三根针刺入其大脑,这些针通过电子脉冲告诉昆虫应该飞向哪个方向。根据6月11日刊载于《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上的同行评审论文,在实验中指令的执行成功率高达90%。项目负责人赵杰良教授提出,配备这种装置的蜜蜂可以被部署为军事侦察兵或在地震或洪水等自然灾害后搜寻幸存者。他在论文中与他的团队写道:“基于昆虫的机器人具备其生物宿主优越的机动性、伪装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与合成替代品相比,它们展现出更强的隐蔽性和更长的续航能力,使其在城市战斗、反恐和禁毒行动以及关键的救灾行动等场景中的秘密侦察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赵的团队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研究中提高对昆虫行为控制的精确性和一致性。他们表示,给昆虫的控制背包增加更多功能,有助于昆虫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使它们更擅长完成复杂的任务。此前,世界上最轻的昆虫仿生监视系统采用的是甲虫和蟑螂,它们的爬行速度相对较慢,与飞行的蜜蜂相比。这些设备是在新加坡开发的,重量是北京理工大学制造设备的三倍。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