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不再有用了?两门俄罗斯 D-30 榴弹炮进入地下,仍然被摧毁
快速阅读: 据《国防快车》最新报道,乌克兰无人机与炮兵成功击毁俄军伪装的122毫米榴弹炮,显示新战术可能改变战场格局。此事件或引发火炮与无人机的新一轮较量。
通过社交媒体曝光的一起显著事件: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一支无人机操作部队和炮兵成功发现并击中了俄军入侵部队的两门122毫米D-30榴弹炮,尽管后者部署在伪装的掩体中。乍一看,这一事件似乎并不特别,因为乌克兰部队每天都会造成类似的损失。但这也可能预示着一种新趋势的开始,这种趋势将重塑前线战术,成为战场上火炮与攻击无人机之间新一轮较量的起点。
此前,Defense Express 曾指出,为火炮准备地下伪装阵地,即地面上的大型掩体,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中都越来越流行。此类掩体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被发现,并保护其免受无人机袭击。此外,还存在敏感性问题,即使是任何火炮系统的轻微损坏,也意味着必须更换炮管——而炮管如今已与火炮弹药一样稀缺。
从频繁更换位置转向前线固定火炮掩体的趋势,促使乌克兰研发了 2S22 博赫丹牵引式火炮。与此同时,俄罗斯则为自行火炮(如履带式“吉亚辛特-S”)修建了地下掩体,从而为了安全而完全放弃其机动性。
一辆俄罗斯“吉亚辛特-S”自行火炮位于地下掩体 / 开源照片
然而,最近这一事件中,乌克兰部队不仅发现了敌方两门 D-30 榴弹炮的隐蔽且加固的位置,而且成功对其进行了打击,这意味着无人机飞行员和炮手已能制定出一套检测和摧毁此类目标的方法。虽然目前看来仍是个别案例,但据称此次成功未来或可扩大并与其他盟军单位共享。这将迫使俄方做出反应并调整战术。
另一方面,据说此次行动“耗费了相当多的资源”,因此可能难以大规模实施。至于具体采用了何种方法,目前尚不清楚,考虑到该情报的重要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标签:乌克兰、战争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