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工程 – Sidero Labs:中央 IT,现在使用 YAML
快速阅读: 据《计算机周刊》称,平台工程需摆脱对特定基础设施的依赖,真正可移植的平台应具备一致行为,无论运行在何处。它应自下而上设计,服务于开发者,而非仅作为管理工具。
便携性悖论
大多数平台工程设置都被困在自己的基础设施选择中。它们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运行良好,直到业务现实到来,突然你需要边缘部署场景,或者为合规采用多云,或者为减少延迟使用不同区域。由于平台与特定基础设施紧密耦合,“可移植性”因此等同于“在别处从头开始重建一切”。
真正的平台可移植性并不在于容器。我认为,容器从来就不是真正的难点。它关乎的是无论在何处运行,其底层都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相同的API、安全模型和运维特性等),无论是裸机、云虚拟机或具有不可预测限制的边缘设备。
我们需要停止为错误的对象打造平台。
我并不反对平台工程,但如果你的平台是由开发团队以外的任何人资助的,你是在打造管理工具,而非开发工具。(这没问题,只需如实称呼即可。)
如果你是为开发者构建,那就停止基于层层自动化架构来构建。平台的可靠性取决于其根基,这意味着必须自下而上以API驱动,设计时即具备可移植性,并且足够强大以适应边缘计算环境。
我认为,那些真正做好平台工程的公司并不是拥有最花哨的用户界面或最复杂的抽象的公司,而是那些弄清楚了他们真正为谁而建、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哪些基础设施基础能够实现这些解决方案的公司。其他的一切只不过是中央IT部门,只不过营销更到位而已。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