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过立法促进低海拔经济
快速阅读: 据《人民日报》称,中国通过修订《民用航空法》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完善法规以推动无人机配送、空中观光等产业,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
首页 >> 首页中国通过立法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新华社)2025年6月27日 16:35 北京,6月27日(新华社):——中国立法者正在推进立法工作,以加速国家低空经济的发展。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涵盖无人机配送、空中观光以及其他在地面以上1000米以下运行的产业。一份对已有30年历史的《民用航空法》的修订草案首次加入了有关增强低空经济的条款,专家指出,此举实际上为该领域赋予了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自2024年以来,被广泛认为是中国低空经济的起步之年,该领域已迅速扩展,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约2100亿美元)。“为了保持这种势头,迫切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提供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最终使低空经济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翠英表示。最新版的草案最近已完成第二次审议。中国低空经济虽然迅速崛起,但仍然面临诸如法规和标准不完善、技术瓶颈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关键制约因素。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新草案规定,国家应采取措施优化低空空域资源的配置,并推动民用低空飞行服务和监管平台的发展。“这些措施旨在优化空域使用的科学规划,缩短飞行任务的审批时间,有效解决低空飞行中常见的痛点,如审批缓慢和运营受限,同时提升安全性和效率。”朱克力表示。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新草案规定,国家应采取措施优化低空空域资源的配置,并推动民用低空飞行服务和监管平台的发展。此外,该草案还给该领域的公司带来了令人鼓舞的消息,业内人士认为,这将释放更广阔的市场潜力。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中国无人机制造商亿航的副总裁何天星强调了草案推动民航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发展的举措。他表示,这项举措预计将为无人机行业企业激发强大的研发动力,并为低空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中国无人机制造商亿航的副总裁何天星强调了草案推动民航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发展的举措。何天星表示,公司将抓住不断增长的市场潜力,进一步扩大城市空中交通网络,稳步拓展低空运营市场。该草案还明确规定了适航性认证、飞行管理等系统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以满足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专家们呼吁建立更强大的法律框架来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应及时制定和完善,为低空经济的合法、快速和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国柱表示。(网页编辑:张凯伟,梁军)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