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韩国成功测试新型制导导弹,赋予KF-21战斗机隐身深度打击能力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最新报道,韩国自主研发远程空对地导弹,具备隐身和精确打击能力,已通过多次试飞验证,未来将与KF-21战机结合,提升国防能力和出口潜力。
国产远程空对地导弹是韩国第二阶段打击武器计划的核心,旨在开发一种具备隐身特性和高杀伤力的精确制导 standoff 弹药。该导弹完全采用韩国技术制造,具有地形跟踪飞行模式、GPS 与惯性导航系统以及降低的雷达反射特征。在最近的测试中,一枚无弹头导弹从 FA-50 测试飞机上安全释放,确认了其气动稳定性、结构安全距离和基本飞行安全性,这是与 KF-21 战机整合的关键步骤。尽管通常非正式地被称为“韩国塔乌斯”(Korean Taurus),但该导弹尚未正式命名。自 2018 年启动以来,远程导弹项目在 2019 至 2021 年间进行了探索性开发,验证了包括隐身外形和自主制导在内的关键技术。2022 年,在国防发展局(ADD)的指导下,该项目进入了全面开发阶段,DAPA 负责进行实战可行性测试。2025 年 4 月至 6 月的三个月内,共进行了 31 次飞行任务,评估了气动颤振、控制稳定性及导弹分离的安全性。最近的试飞验证了导弹能够干净利落地从飞机上脱离,而不会影响飞机结构或机载系统,从而克服了向实战部署迈进的一大障碍。与目前部署在韩国 F-15K 战斗机上的德国 Taurus KEPD 350 现役弹药相比,该国产导弹增加了更新的数字子系统、改进的模块化设计和本地化设计特点。它最终与 KF-21 平台结合后,预计将形成更轻便、更灵活且维护更加简便的打击组合。与进口系统不同,该导弹提供了全面的国内生产控制,这是降低出口限制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所带来风险的关键因素。该导弹在概念上类似于英国的风暴阴影(Storm Shadow)或法国的 SCALP-EG,但针对韩国的防御态势和地形特点进行了量身打造。战略意义重大。在地区层面,该导弹通过使韩国能够在冲突初期对高价值敌方基础设施实施精确打击,增强了其威慑能力,同时支持与印太地区盟友行动一致的快速反应策略。在国际层面,将该导弹与 KF-21 结合,有助于韩国实现成为全球国防出口商的雄心。寻求整体化空中力量解决方案的潜在买家可能会发现,购买已经集成了国产打击武器的战斗机具有价值。此外,该平台与先进航电系统和未来人工智能提升能力的兼容性,符合新兴的北约和印太作战理念。DAPA 已承诺为当前开发阶段投入约 11 亿欧元,这是总金额达 39 亿欧元的新一代空战系统投资的一部分。虽然该导弹尚未签订对外销售合同,但其被纳入 KF-21 出口规划表明未来有捆绑销售的机会。印度尼西亚——KF-21 的共同开发者之一,以及其他北约或东盟伙伴国,一旦系统达到全面作战状态,可能会表现出兴趣。从 2027 年起,还将安排进一步的试飞,包括实弹测试和在 KF-21 原型机上的系统集成,预计在 2030 年前实现初步作战能力。韩国自主研发的远程空对地导弹不仅仅是一种新武器,它象征着自主打击能力的一次决定性飞跃。成功的测试标志着该国努力将其本土导弹技术与首款国产战斗机相结合的重要转折点,创造出一个强大且可出口的组合。随着首尔逐步实现全面作战整合,该系统不仅增强了国家安全,也提升了韩国在全球国防舞台上作为先进精确打击平台供应商的信誉。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