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成功如何抹黑“坚持你的编织”领导建议
快速阅读: 据《财富》称,黄仁勋凭借不断适应和谦逊领导,推动英伟达在AI时代取得巨大成功。他两次调整战略,拥抱技术变革,赢得行业尊敬。
上世纪80年代的管理畅销书《追求卓越》提出的一个关键教训是,建议领导者“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只从事自己最熟悉的业务。这种封闭性在过去一代人中可能阻碍了适应能力,对人工智能时代来说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两周前,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向来自各行各业的175位顶级CEO透露,他为了拥抱技术前沿的颠覆性新进展,曾两次摒弃自己的商业计划,他以迈克尔·戴尔为榜样。而黄仁勋的偶像也不禁称赞这位英伟达CEO在带领公司走向全球商业前沿方面的表现。戴尔是参加我们第154届耶鲁首席执行官领导力研究所CEO论坛的行业巨头之一,他们讨论了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管理战略创新。戴尔表示:“杰森和英伟达——这绝非夸大其词——他们正在推动我们整个世界目前发生的最重要的进步。” 在活动结束时,戴尔与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和IBM首席执行官阿文德·克里希纳一起,将“领导传奇”奖授予黄仁勋,以表彰他无与伦比的成功。但常常被忽视的是黄仁勋成就的根源:他不断适应的能力,以及在他取得巨大成功后仍保持谦逊的领导力。与他的互动很快揭示了他作为一位独特领导者的特质。
每天都将新的开始作为优先事项
上世纪80年代,英特尔联合创始人安迪·格罗夫警告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表明战略决策中的关键转折点。如今,黄仁勋表示,这种灵活的心态是日常的,而不是偶尔的。现在,英伟达正与微软争夺市值最高的公司头衔,自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以来,英伟达股价已上涨近十倍。由于对加速计算和人工智能前所未有的需求,其收入从2023财年的约270亿美元增长到2025财年的超过1300亿美元。贝尼奥夫称黄仁勋为一个预测到“英伟达的未来和我们行业的未来将是人工智能”的人。他补充道:“没有人能看透这一点……这是远见、清晰和目标。[杰森]非常了不起。”
自1993年与他人共同创立英伟达以来,该公司一直不懈努力,致力于开创加速计算。它的第一次重大成功是通过普及图形处理单元(GPU)来改善计算机图形,从而革新了游戏行业。这为现代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并最终使该组织成为世界上大部分人工智能工厂和基础设施的驱动力,重新塑造了行业、技术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如黄仁勋在CEO峰会上对领导者所说,英伟达是以一种反主流的观点创立的,即“重新定义电脑”。当时许多人试图取代通用计算,而黄仁勋和他的联合创始人认为,与其这样做,不如增强它。“结果证明我们是对的,”他谦虚地说道。这次冒险获得了回报,使这家芯片生产商在GPU领域领先。
随后,大约15年后,在2010年,英伟达发现其CUDA编程模型可以用于解决深度学习问题,于是进行了转型。“我们做出的重大观察是,深度学习的方法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黄仁勋继续说道。“我们想象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扩大规模,最终会怎样;我们想象如果能够实现无监督学习,即每一块数据都不需要人工标注,那又能做些什么。”
英伟达与人工智能再次重新定义
他并未止步于此。八年之后,英伟达再次进行调整。黄仁勋和他的团队做出的最后一个重要观察是:“人工智能实际上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他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很可能‘改变每一个行业……就像电力一样……这也是我在这里的原因。’”
英伟达与人工智能再次重新定义
回顾自己的成功,黄仁勋分享了让他和英伟达走到今天的原因:“我们有勇气逐步分解问题,并全面重塑了我们公司的方方面面以及计算方式。”然而,黄仁勋最令人钦佩的品质可能是他的谦逊。他在讲话一开始便感谢了贝尼奥夫、克里希纳和戴尔为他颁发奖项,并称他们为“我的英雄”。在他的发言中,他始终将功劳归于他的联合创始人和英伟达的团队。最后,他再次向三位颁奖者致敬,并称赞他们“在塑造我们今天所知的计算机产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少有像黄仁勋这样成功的领导者具备无缝适应的能力,能在动荡时期有效领导,并公开认可那些在他之前成名的行业巨擘的贡献。谈到黄仁勋的转型,IBM的克里希纳对在场的CEO们说:“将整个公司从过去20多年盈利的业务中转型出来……这需要超越远见的勇气……只有他拥有足够的毅力、坚韧和才华才能做到这一点。”
英伟达CEO的成功表明,是时候摒弃上世纪80年代的管理教条了。正如棒球界的哲学教练当时所警告的那样:“未来已非昔日可比!”
杰弗里·桑嫩菲尔德是耶鲁首席执行官领导力研究所的勒斯特·克劳恩管理实践教授,也是该研究所的主席兼创始人。斯蒂芬·亨利克斯是耶鲁首席执行官领导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曾任麦肯锡公司顾问。《财富》网站上的观点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一定反映《财富》杂志的立场。
介绍2025年《财富》美国500强榜单,这是对美国最大公司的权威排名。探索今年的名单。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