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同体发起人工智能应用于农业科技的倡议
快速阅读: 据《新华社》称,6月25日,中国—中东欧国家启动“索菲亚倡议”,推动AI在农业中的应用。该倡议涵盖教育、数据共享与国际合作,助力农业科技发展。(98字)
索菲亚,6月25日(新华社)——周三在这里启动了一项中国—中东欧国家关于将人工智能融入农业的倡议。名为“以人工智能推动农业科技教育”的索菲亚倡议,在2025年中国—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创新联盟年会上正式启动。
该倡议的五大核心领域包括: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农业范式和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平台,支持教师和学生的AI时代素养,借助人工智能实现农业数据共享,以及加强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
联盟在声明中指出:“我们要聚焦三大核心目标——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和资源共享,以促进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建立‘人工智能+农业’的教育体系,使农业数据、人工智能工具和教学资源更加包容。”
通过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农业科技教育,我们可以共同为全球农业的未来做出贡献。该联盟成立于2024年。
在周三的会议上,还启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平台,旨在整合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农业科技、产业应用和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农业生产的数字化、经营和管理。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敏在活动上表示,科技与教育创新交流是促进农业合作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桥梁。她表示:“我们希望看到农业科技与教育创新持续取得进展,同时培育人才并深化科技、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她提到,2024年10月,山东农业大学率先发起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创新联盟。
保加利亚农业与食品部副部长洛扎娜·瓦西列娃表示,当前全球农业和食品发展趋势呼吁可持续发展、智能农业、现代技术的引入、持续创新和农业的数字化。“鉴于此,中国—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创新联盟的建立和运行非常及时且必要。”她说。谈到采用索菲亚倡议时,她表示人工智能正在真正重塑农业生产、研究和教育。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欧洲和中亚区域副代表纳比尔·甘格表示,FAO肯定了科技与创新的关键作用,并坚信它们在对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决定性战役中至关重要。据他所说,该联盟可以直接促进增强农业食品系统知识和证据,并在加强科技政策接口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确保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政策。该联盟在提升知识转化和信息与经验交流方面具有理想地位,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科技传播。“这些努力将直接有助于增强各国利用科技和创新的能力。”他说。
联盟秘书长、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表示,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回应,也是各成员单位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真实写照。“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农业装备、智能农业、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农业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与技术优势。双向深入合作可以实现技术互补和互利共赢。”他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