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AI 指数:变化及其重要性
快速阅读: 据《帮助网络安全》称,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AI技术快速进步并深入生活,行业引领但风险增加,政府加大监管与投资,但信任与安全仍存缺口,教育虽扩大但分布不均,各方需关注趋势并应对挑战。
斯坦福大学近期发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这份报告汇聚了关于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的深刻洞见。对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s)而言,这是一份全面了解现状的重要参考资料。报告深入探讨了该技术的现有能力、各国政府的应对策略以及公众舆论的发展趋势。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关键内容。
人工智能正迅速进步,并在多个领域崭露头角。新模型在复杂基准测试中的表现优于去年,并在编码和数学等高难度任务上取得了更大突破。部分代理程序甚至在有限时间内超过了人类的表现。视频生成、蛋白质序列分析及医疗诊断是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的领域。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局限于实验室的工具,而是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023年,FDA批准了223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设备。自动驾驶出租车现已广泛出现在美国与中国各大城市中。在企业层面,2024年有78%的组织报告使用了人工智能,相较前一年的55%有了显著提升。
**行业引领潮流,但风险随之增加**
2024年,近90%的重大人工智能模型源自行业,而非学术界。不过,研究社区依旧是高引用论文的主要来源。模型训练正在快速扩展,计算使用量每五个月翻一番。尽管成本有所下降,但排放量却在攀升。GPT-4的训练产生了超过5000吨的碳排放,而Llama 3.1的最大模型则产生了近9000吨。这些工具的成本也大幅降低,在18个月内运行一个相当于GPT-3.5级别的模型成本下降了280倍以上。开源模型正在逐步逼近闭源模型的性能,某些基准测试中的性能差距缩小到不足2%。
**政府加强监管与投资力度**
监管正在紧随其后。美国机构在2024年发布了59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规则,较2023年翻倍。去年,超过75个国家在其立法中提及了人工智能。针对选举中深度合成内容的州级监管也在增长,目前已有24个美国州通过了相关法律。支出也在增加。加拿大承诺投入24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相关基础设施。中国启动了一项475亿美元的芯片基金。沙特阿拉伯的1000亿美元“超越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这些举措标志着全球从政策讨论向大规模部署的转变。
**信任与安全仍有缺口**
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仍然分布不均。去年报告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事件增加了56%。尽管用于衡量安全性、事实性和偏见的工具正在改进,但很少有组织能够持续使用它们。即便经过训练以减少偏见的模型,仍显示出偏好男性、忽视女性并强化种族刻板印象的倾向。公众意见分歧明显。在中国和印尼等国,积极态度正在增长,但在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地依旧较低。人们对人工智能公司的信任也在下滑,尤其是在数据保护和公平性方面。
**教育正在扩大但分布不均**
三分之二的国家如今提供K-12阶段的计算机科学课程,计算机科学学位授予量也在增加。但访问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匮乏的地区。在美国,多数计算机科学任课教师希望教授人工智能,但表示自己准备不足。
这一系列动态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密切关注这些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