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快速阅读: 据《新华社》称,6月18日新华社报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成为中国机器人制造中心,尤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表现突出。2024年该市机器人产业收入超300亿元,增长近50%。全球首家具身AI机器人4S店将在亦庄开业,推动产业化进程。亦庄拥有300多家相关企业,占北京机器人行业总值一半。
6月18日,新华社北京报道——在北京南部的机器人世界展览中心,几名人形人工智能(AI)机器人灵巧地完成从烹饪汉堡到取药等复杂现实任务。这些曾经属于科幻领域的场景,如今正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称北京亦庄)的这个中心向好奇的参观者展示。与通常固定、单一用途且局限于工厂地板上的工业机器人不同,这些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化为更加多用途、可移动和互动的设备。配备传感器、AI驱动的感知能力和先进的电机控制,它们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导航,理解人类指令,并适应从生产线到家庭、医院和零售环境的各种服务场景。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已经拥有超过400家重点机器人企业和一个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正迅速成为国家机器人制造中心。在迈向更广泛应用的重要一步中,北京通过扩展应用场景和在整个价值链上促进创新,加速了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该市率先构建了一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1+4”产品体系,涵盖医疗、协作、特种用途以及物流机器人。
2024年,北京的机器人产业收入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接近50%。这场繁荣的前沿是即将在北京亦庄推出的世界首个具身AI机器人“4S店”。类似于现有的汽车4S模式——即“销售、服务、备件和信息”,这家店将提供与机器人销售、维护、零件和信息相关的服务。这一举措反映了北京市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带入日常生活的愿景,推动公众参与并加速商业化。
包括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优必选科技(UBTECH)和加拉克斯亚(Galaxea)在内的十家领先具身AI机器人公司已与4S店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将成为首批入驻的合作伙伴。“世界上第一家具身AI机器人4S店的设立标志着该地区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一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梁亮表示。“它为机器人企业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并提升了该地区在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影响力。”
亦庄聚集了300多家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企业,是北京机器人行业的关键集群。该区域是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固定举办地,拥有产值超百亿人民币的机器人产业链,占北京机器人行业总值的一半。今年早些时候,该区域还举办了世界上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吸引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公司的20支机器人队伍,与人类选手共同完成了约21公里的赛事。
“亦庄正快速成长为机器人行业的发源地和链接全球市场的关键节点,”梁亮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