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防 2025:中国向外国客户推广 CM-401 反舰导弹作为海岸防御
快速阅读: 《全球防务动态》消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CM-401导弹在2025年印度防务展上以陆军风格涂装亮相,该导弹具备高超音速和强大突防能力,旨在提升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此举可能引发周边国家兴趣,改变亚洲沿海防御和海军作战规划。
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CASIC)研发的CM-401是一款短程、固体燃料驱动的弹道导弹,专为反舰作战设计。该系统于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采用运输-起竖-发射一体化车辆(TEL),可发射一枚导弹。据《陆军识别》当时的介绍,CM-401的最大射程为290至300公里,具备4至6倍音速的高超音速性能。该导弹配备约290公斤的高爆战斗部,设计用于末端机动,比如接近垂直俯冲,从而能够突破复杂的海军防空系统,打击航母、驱逐舰或大型两栖舰艇等高价值目标。其发射的灵活性是另一大特点,因为这种导弹可以从陆基移动发射平台以及搭载垂直发射系统的舰船上部署。
正如《陆军识别》所指出的,CM-401凭借其独特的高速度、机动性和弹道轨迹脱颖而出,这使其比传统巡航导弹更难被拦截。后者通常沿着较为平坦且可预测的飞行路径行进。该系统为中国更广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做出了明确贡献,尤其是在南海和台湾海峡的海上对抗背景下。尽管配置不同,但与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或美国的远程精确打击项目类似,CM-401专注于从区域发射点对移动海军目标进行快速打击。其战术重点在于饱和攻击、快速反应和平台灵活性,使其成为不断演化的导弹战争格局中的颠覆性能力。
在操作层面,CM-401提供了多项优势。其超音速速度显著减少了敌舰部署对策的时间。其末端机动性使得当前的舰载导弹防御系统,如装备“宙斯盾”的军舰或“巴拉克-8”防空系统,难以成功拦截。与传统的反舰导弹如“鹰击-83”或“鱼叉”导弹相比,CM-401代表了速度和轨迹复杂性的全新高度。虽然美国海军正在探索用于反舰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但中国的型号提供了一种更具战术意义、短程且适合区域出口市场的应用。
地缘政治上,在2025年印度防务展上以陆军风格涂装展示的CM-401表明,中国正转向可能向在南海和印度洋地区面临海上威胁的周边国家提供基于陆地的沿海防御选择。通过用陆军迷彩重新包装这款海军导弹,中国似乎不仅将CM-401定位为一种灵活的A2/AD工具,还用于从陆地方面进行领土拒止。这一举措可能会引起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甚至缅甸等周边国家的兴趣,这些国家拥有有限的蓝水海军但有重要的沿海防御需求。这也引发了东盟成员国和印度的战略疑问,其海军现在必须考虑近海岸发射的弹道威胁的可能性。
通过在2025年印度防务展上以陆军颜色展示CM-401,中国巧妙而有力地将一种海军精确打击武器重新定位为一种面向濒海国家应对不断演变的海上威胁的更广泛战略选择。随着印太水域的力量平衡继续变化,引入陆基弹道反舰选项在威慑与介入中开辟了新的维度。这种象征性的出现可能标志着小型化、快速打击弹道解决方案广泛扩散的早期阶段,这一发展可能会重新定义亚洲未来的海军和沿岸战斗规划。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