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乌克兰学习,台湾期待海上无人机对抗中国
快速阅读: 据《船舶技术新闻》称,台湾正发展低姿态海上无人机作为防御手段,以应对中国海军压力。海鲨800无人舰艇可载大量炸药且航程达500公里,获政府“闪电突袭”计划支持。此举强调战术模糊性和本地化生产,为区域防御带来新思路。
在台湾海峡的阴影下,一场非对称海上作战的新篇章正在展开。台湾借鉴乌克兰在黑海利用低姿态海上无人机的战略经验,发展类似技术,作为低成本、高影响的防御手段,以应对日益咄咄逼人的中国海军。
在台湾东部乌石渔港附近,本地防务技术公司雷霆虎(Thunder Tiger)一直在测试海鲨800无人水面舰艇(USV)。这种舰艇能够装载大量炸药,航程可达500公里。该项目由政府“闪电突袭”计划开发,是向非对称战争转变的一部分,优先考虑小型、移动平台而非传统的大规模海军资产。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台湾投资于非对称能力,而乌克兰战争则成为现实世界中验证海上无人机如何瘫痪或威慑更强大海军的试验场。乌克兰成功利用低姿态、装载大量炸药的无人水面舰艇打击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案例已成为全球海军战略学家的研究案例。
“无人船或水下车辆可以有效威慑中国,因为台湾不是进攻方——我们是防守方。”台湾立法委员陈国廷先生说,他是国防委员会成员。台湾国防部已拨款约2700万美元用于初期项目。今年晚些时候预计将出台更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计划,可能包括整合本地制造的无人机,如雷霆虎和龙腾造船厂的产品,以及外国防务企业可能提供的贡献,例如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
从海底和海洋行业的角度来看,台湾的做法凸显了双重用途创新和本地化生产的重要性。海上无人机提供了特别有吸引力的战略价值:低信号、低成本和在争议水域的高破坏潜力。“通过在台湾海峡引入不可预测因素,这些平台创造了战术模糊性,中国必须对此加以考虑。”雷霆虎董事长陈威廉在最近的实地演示中表示。“这是关于制造不确定性——中国不知道这些威胁会在哪里或何时出现。”
海鲨800及其类似平台作为进攻性和防御性力量倍增器运作。除了动能打击外,未来版本可能包括情报、监视和侦察功能的有效载荷,甚至反潜战支持——随着水下战场竞争加剧,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也在上升。
但成功的部署不仅仅是关于平台能力,还在于整合。正如台湾研发协会(TTRDA)的陈彼得所指出的那样,“台湾可以制造世界级的无人机。但挑战在于将其有效融入作战准则中。这就是军事指挥层必须创新的地方。”
由于中国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并现代化其蓝水海军,台湾加速无人机能力的努力标志着地区防御态势的重大调整。对于海上和海底防务利益相关者而言,台湾的举措提供了一个实时试验场,将商业无人机创新与前瞻性海军战略相结合。
(路透社记者)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