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 Z2 系列 CPU 和 GPU 规格:Zen 5、Zen 4、Zen 3+ 和 RDNA 架构
快速阅读: 据《Guru3D.com》最新报道,AMD近期发布了锐龙Z2系列新处理器,包括高端的“锐龙AI Z2 Extreme”和入门级的“锐龙Z2 A”。前者采用Zen 5架构,内置50万亿次操作的NPU,适用于AI加速任务;后者基于Zen 2架构,适合基础应用。该系列覆盖多样性能需求,主要用于便携设备,展现AMD在AI与能效领域的布局。
AMD近期扩展了其锐龙Z2处理器系列,推出了两款新型号:**锐龙AI Z2 Extreme**和**锐龙Z2 A**。这两款新处理器在AMD计划于2025年Computex大会上正式展示之前提前曝光。
**锐龙AI Z2 Extreme**定位为高端产品,专为高性能任务而设计。它基于AMD最新的**Zen 5**核心设计,并集成了神经处理单元(NPU),大幅提升设备端AI加速的性能。该NPU每秒可执行高达**50万亿次操作(TOPS)**,使其非常适合需要本地AI加速的工作负载。这款处理器配备了八个CPU核心,搭载基于**AMD RDNA 3.5**架构的GPU,同时采用了**XDNA 2** NPU框架,其内部代号为“**Strix Point**”。
另一方面,**锐龙Z2 A**属于入门级产品,基于较旧的**Zen 2**架构,拥有四个CPU核心,并集成了**RDNA 2** GPU,其内部代号为“**Van Gogh**”。
此外,锐龙Z2系列还包括其他处理器,如**锐龙Z2 Extreme**、**锐龙Z2**和**锐龙Z2 Go**,它们分别基于不同的CPU架构——分别是**Zen 5**、**Zen 4**和**Zen 3+**——以及多种GPU配置。这些芯片被广泛应用于联想Legion Go S、微星Claw A8和华硕ROG Xbox Ally等手持设备中。这些处理器的典型板载功率(TBP)范围从**锐龙Z2 A**的最低6瓦到**AI Z2 Extreme**的最高35瓦,充分体现了该系列产品在性能与能效上的多样化定位。
这一处理器阵容展示了AMD在同一产品线中整合不同CPU和GPU架构的战略,以满足各种性能和功耗需求。其中,**AI Z2 Extreme**中集成的NPU凸显了AMD对AI工作负载这一快速增长领域的关注。
总体而言,锐龙Z2系列处理器主要面向紧凑型便携式设备,例如掌上游戏机和超便携笔记本电脑。在这些设备中,高效能耗和强大的AI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锐龙Z2系列处理器的详细参数表:
| 型号 | 代号 | CPU架构 | CPU核心数 | GPU架构 | NPU | 典型板载功率(TBP) |
|———————|—————|—————|———–|———–|—————–|———————-|
| 锐龙AI Z2 Extreme | Strix Point | Zen 5 + Zen 5c | 8 | RDNA 3.5 | XDNA 2(50 TOPS) | 15 – 35 W |
| 锐龙Z2 Extreme | Strix Point | Zen 5 + Zen 5c | 8 | RDNA 3.5 | 无相关模块 | 暂未公布 |
| 锐龙Z2 | Hawk Point | Zen 4 | 8 | RDNA 3 | 无相关模块 | 暂未公布 |
| 锐龙Z2 Go | Rembrandt | Zen 3+ | 8 | RDNA 3 | 无相关模块 | 暂未公布 |
| 锐龙Z2 A | Van Gogh | Zen 2 | 4 | RDNA 2 | 无相关模块 | 6 – 20 W |
| 锐龙Z1 Extreme | Phoenix | Zen 4 | 8 | RDNA 3 | 无相关模块 | 9 – 30 W |
| 锐龙Z1 | Phoenix | Zen 4 + Zen 4c | 6 | RDNA 3 | 无相关模块 | 暂未公布 |
无论是《赛博朋克2077》2.3版本的更新,还是这些新一代处理器的发布,都标志着技术领域正快速迈向一个全新的未来。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