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注上合组织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
快速阅读: 据《人民日报》最新报道,中国计划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建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推动技术整合与数据共享,加强成员国间合作,助力经济发展。
中国拟与上合组织国家共建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
记者 马童(《环球时报》)
2025年5月30日10点21分
中国周四在华北的天津市宣布计划与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建立一个人工智能(AI)应用合作中心,并承诺加强在开源服务方面的合作,以深化技术整合。这一倡议是在周四举行的中国与上合组织高级别人工智能合作论坛上提出的。该论坛旨在探索加强新兴技术领域合作的方式,并促进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方面的实际合作。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一旦成立,该合作中心预计将在中国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扩大开源服务、支持行业合作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该倡议,中国承诺共同开发高质量的数据集和语料库,促进安全有序的跨境数据流动及人工智能模型共享。此外,还计划开发主权人工智能模型、互认人工智能标准、创建人工智能产业供需对接绿色通道,并实施系统性培训计划以提升人员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红表示,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在前沿技术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多,这符合全球科技趋势,同时满足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转型的需求。
在周四的论坛上,中国提出了四项增强政策协调、扩大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赋能和强化人工智能治理的计划,参会各国均同意加速高质量数据集和语料库的发展,并开展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联合研究。
2025年中国—上合组织人工智能合作论坛由国家发改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发改委官员在论坛上表示,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作为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组织,上合组织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加强人工智能合作将为所有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张红进一步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像深求(DeepSeek)这样的中国人工智能模型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让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加普及,突破了某些国家设置的技术障碍。张红指出,中国还提供了丰富的免费或低成本的研究资源和平台,使上合组织成员国能够在数字基础设施、治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他形容这种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中国的科技走向全球创造了机会。
截至2025年4月,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已超过150万件,占全球总量的近40%,成为这一指标的全球领导者。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已构建相对完整的AI生态系统,并致力于向世界提供更多AI公共产品。
据另一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2025年7月10日至11日,天津将举办上合组织数字经济发展论坛,重点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张红指出,上合组织在众多新兴技术领域的深化合作凸显了其在全球经济和技术议程中的影响力。“这体现了该组织作为国际多边合作机制,放大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声音和影响力的演变角色。”
自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在许多工业部门见证了经济合作的加深。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以及对话伙伴间的贸易总额达到89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张红表示,在当前西方主导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合作以提升自身影响力。他补充道:“通过利用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中国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采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构建更加多极化和公平的全球技术治理格局作出贡献。”
(网络编辑:田一、梁军)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