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推出先进的 Pohjanmaa 级护卫舰以加强多用途海军能力
快速阅读: 《全球防务动态》消息,“波赫尤马”级护卫舰项目始于2008年,历经多次波折,终于稳步推进。该舰长117米,满载排水量4300吨,配备先进CODLAG推进系统,适用于波罗的海全年任务,预计创造超3600人年就业机会。
“Pohjanmaa”级护卫舰项目始于2008年的构想,并于2015年正式启动,其目的是替代芬兰海军老旧的七艘舰艇,其中包括四艘“劳玛”级导弹艇、两艘“汉梅马”级布雷舰,以及一艘已退役的“波赫尤马”级布雷舰。然而,由于2019年3月时任总理尤哈·西皮莱领导的政府辞职,相关的采购流程被迫推迟,这一情况进一步延缓了项目的进展。直到2019年9月26日,芬兰RMC公司与RMC国防公司签署了价值6.476亿欧元的造船合同。经过与洛克希德·马丁加拿大公司及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的激烈竞争后,萨博公司最终被选定为该舰艇的战斗系统供应商。
设计工作一直持续到2022年,比最初计划的时间有所延长。第一艘舰艇的钢板切割工作于2023年10月30日启动,随后在2024年4月11日举行了龙骨铺设仪式。舰体于2024年12月完工,并完成了涂装工作。受新冠疫情影响以及技术开发阶段的延长,整个项目遭遇了6至18个月的延迟。尽管如此,第二艘舰艇的建造仍比原计划提前了几周,在2024年10月开始建造,并于2025年5月8日举行了龙骨铺设仪式。预计第三和第四艘舰艇的建造工作将在2025年下半年展开。RMC公司及其子公司RMC国防公司将承担这四艘舰艇的全部建造任务。
为了支持该项目,RMC公司进行了多项投资,包括一座于2023年初竣工的封闭式多功能建筑大厅,对钢铁生产设备的升级,以及专门改装用于此用途的下水驳船和重型坡道。这些设施确保了全年不间断生产,并达到了北约的安全分类标准。该项目预计将为芬兰创造超过3600人年的就业机会。
“Pohjanmaa”级护卫舰继承了芬兰海军以本地区域命名舰艇的传统,“Pohjanmaa”意为奥斯特波霍地区。虽然四艘舰艇的具体名称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该级舰艇是自1930年代“伊尔马里宁”号和“维纳莫宁”号建成以来,为芬兰海军建造的最大水面战斗舰艇。每艘舰艇长度为117米,宽度介于16至16.5米之间,吃水深度为5米,满载排水量约为4300吨。舰上配备了约70至73名人员,设计续航时间为14天,航程可达3500海里。这些舰艇专为全年在波罗的海执行任务而设计,即使在冬季结冰的条件下也能正常运作。舰体采用了增强型防冰设计,达到商业冰级1A标准。
阿克北极公司提供了先进的ARC ILMS(冰载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分析结构冰载荷。此外,该公司还供应了可调螺距螺旋桨、螺距控制系统、推进轴、轴承和密封件,并负责推进系统的安装监督和调试工作。推进系统采用Combined Diesel-Electric and Gas(CODLAG)混合动力配置,包括一台通用电气LM2500燃气轮机和四台曼恩12V175D柴油发电机组,每台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为1920千瓦,总输出功率达28兆瓦。两条带有增强防冰功能的可调螺距螺旋桨和两个船首推进器确保了最高航速超过26节。在反潜作战中,两台柴油发电机被安置在双层减震支撑的隔音罩内,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声学信号的泄露。
该推进系统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的巡航速度,还能支持快速机动,满足从领海巡逻到参与北约联合行动等多种任务需求。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