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计划利用挪威 Vanguard 舰艇增强其能力,以应对波罗的海挑战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最新报道,立陶宛与挪威讨论购买挪威先锋级模块化舰艇的可能性,以提升海军能力和国防工业。舰艇采用开放架构和民用标准,能降低运营成本并快速适应任务需求。双方还提及NASAMS防空项目进展及加强波罗的海海底基础设施保护的合作。
这些会谈集中于潜在购买模块化先锋级舰艇的可能性,该舰艇以其操作灵活性著称。这艘模块化军舰的概念由康斯伯格国防与航天公司与盐船设计公司合作开发,旨在满足沿海国家多样化的任务需求,包括军事和民用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搜救、港口和基础设施保护、水下监视、反潜战、扫雷、海上主权行动以及应对混合威胁。先锋级舰艇因其开放架构和模块化设计而脱颖而出,这种设计能够快速整合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的可替换任务模块。它设有机库和飞行甲板,可容纳重达15吨的中型直升机,还可部署无人空中、水面和水下车辆(无人机、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水下舰艇)。此外,该舰还配备了多用途机库以支持这些设备。
就技术参数而言,先锋级舰艇长约130米,宽约19米,吃水深度为5.2米,估计排水量为5000吨。它采用了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IFEP),最大航速可达25节,在15节巡航速度下的航程约为6000海里。舰员人数较少,具体取决于任务需求,从而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先锋级舰艇可根据作战需求进行武装配置。设计上可安装一门76毫米海军炮、垂直发射系统(VLS)用于防空导弹、鱼雷管以及遥控武器系统。其设计采用民用标准,预计可节省最高50%的成本,同时保持作战适应性。
后勤因素在立陶宛的战略考量中同样重要。部长Šakalienė强调,采用挪威船型标准化可以避免过去因非标准军事装备导致的问题,例如长期维护、供应和维修困难。这种方法旨在提高作战可持续性并加强盟友间的合作。这一倡议或许将成为立陶宛国防工业的转折点。部长表示有兴趣让本地公司参与某些舰艇部件的生产,但不涉及武器系统。此举将有助于刺激国内国防部门的发展,并在当地创造新的经济和技术机会。
双方会议还回顾了NASAMS防空项目的最新进展,这是立陶宛和挪威之间的一项正在进行的合作项目,与康斯伯格国防与航天公司共同实施。部长Šakalienė确认该项目按计划进行,预计明年将有第二批交付,第三批计划于2028年完成。
挪威国防部长托雷·O·桑德维克重申了挪威对地区安全的坚定承诺,特别是在北约波罗的海空中警务任务中的作用。他概述了奥斯陆的投资重点,包括护卫舰、潜艇、直升机、主战坦克和其他防御系统。关于区域防空,桑德维克强调了与北欧伙伴的密切协调,并指出挪威F-35机队的作战准备状态。
最后,最近在海底基础设施安全领域的区域合作得到了加强。立陶宛、挪威和其他八个欧洲国家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以保护波罗的海的海底关键基础设施。该协议强调保护海底电缆和管道、增强供应链韧性、改善水下监控以及提升快速修复能力。
立陶宛计划引进挪威多功能舰艇,这体现了更广泛的战略布局,专注于军事现代化、区域工业整合以及与北欧伙伴加强安全合作。如果实施,这一举措可能增强立陶宛的海军能力,并显著推动其国内国防工业的增长。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