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类,没有麻烦”,但 AI 在海外招生中有效吗?
快速阅读: 据《泰晤士高等教育》称,专家警告,高校招生中AI的广泛应用带来多重风险,包括信息错误、声誉受损及对学生冷淡等,呼吁谨慎使用并加强人工监管。
据专家称,国际学生招生中人工智能的日益使用对高等教育行业构成若干风险,并且是令人担忧的“快速行动、打破常规”心态的一部分。代理机构和公司在招生的不同阶段推出了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包括能24小时与全球学生交流并帮助他们缩小大学选择范围的聊天机器人。印度教育咨询公司埃迪索尔(Edysor)提供拟人化的真实人工智能语音,支持多种语言、语调和语速,以与学生交谈。该公司宣称可同时处理数千个电话,减少等待时间,并在入学高峰期改善申请人的体验。同样,英途大学合作公司(INTO University Partnerships)的人工智能招生流程宣称可将申请处理时间从数周缩短至几小时,适用于申请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顶尖大学的学生。该公司首席技术官兼招生执行副总裁安迪·福西特表示,英途大学尚未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由于学生的未来至关重要,他建议应谨慎使用。相反,它利用大型数据集来识别最有可能注册或需要更多支持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24/7的服务,且人类干预水平较低。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计算学高级教学研究员托马斯·兰开斯特表示,大学采用此类工具的主要吸引力在于能够向潜在学生提供定制信息并提高转化率。“最大的问题出现在信息错误、人工智能幻觉或误传学生将要经历的大学体验时。”“当每个学生收到不同的信息时,很难跟踪学生被告知的内容,他们可能会在虚假承诺下被招募。这会导致声誉风险和财务风险,如果学生被错误销售了名额的话。”
INSELECT是一款全自动平台,吹嘘其“无人工、无麻烦”的“轻松可扩展招生”流程。其网站声称可以帮助任何大学“像哈佛和牛津一样选拔学生”,并通过“视频助理裁判(VAR)改变足球”来彻底革新招生方式,为超负荷工作的员工服务。其创始人德米特里·内尔塞扬告诉《泰晤士高等教育》,”深思熟虑的人工智能部署”可以帮助将其从工具转变为招生和咨询中的可信合作伙伴。但兰开斯特警告说,始终需要有人类监管,以确保学生能够应对所加入课程的学术要求和严格程度,并具备所需的语言能力。“还有一个风险是学生会发现整个过程非常冷漠,反而可能对成功招生造成更多负面影响,”他补充道。
申请板(ApplyBoard)去年推出了一个用于出国留学的人工智能顾问。“艾比”可以实时与学生交谈并回答他们关于全球各地提供方的问题,包括申请流程和课程。招生公司的人工智能战略副总裁海桑姆·阿马拉表示,所有人工智能功能均使用匿名数据开发,严格测试客观基准,并集成到人机协作系统中。“我们的目标是负责任地利用人工智能来改善结果,而不是妥协。”
牛津大学Uehiro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卡里萨·维利兹表示,人工智能系统通常在数据收集方面含糊不清,这可能引发隐私风险。“隐私问题尤其令人担忧,因为潜在学生可能没有选择退出的权利。如果他们必须同意接受这种数据收集,否则无法申请教育,那就不算真正的选择。”维利兹表示,在这一领域存在很多“蛇油”,有足够证据表明人工智能在挑选最佳学生方面并不特别可靠或可信,常常表现出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倾向。“大学有责任尽最大努力根据公平的标准和程序录取学生,这种道德责任不能外包给机器。魔鬼,如往常一样,就在于我们如何具体使用人工智能以及使用什么样的人工智能。”
学生们还使用人工智能平台撰写申请、准备考试和支持面试。埃克蒂斯(Ecctis)公司数字转型助理总监卡托·罗莱表示,当自动化招聘流程的两部分相遇时,这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埃克蒂斯是一家英国公司,负责评估国际资格证书。“如果你把人类排除在外,那么你只是让人工智能验证人工智能,那么最终你会得到非常糟糕的潜在申请人,也会导致期望不一致。”
另一家印度公司iSchoolConnect为学生提供了来自超过30万门课程的个性化人工智能推荐,并能够一次性申请多所大学。罗莱表示,这类做法可能使大学教职工面临大量无意义的申请。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的人文学科杰出教授劳伦·古德雷德表示,可以创建安全的工具来帮助学生,但许多科技初创公司试图“走捷径”并“搭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情浪潮”。“问题是,大学管理者和其他人一样,对什么有效、什么无效并不完全清楚。”她呼应了Meta的马克·扎克伯格的名言:“这是一种快速行动、打破常规的状态。”
所有提及的公司都被要求置评。
patrick.jack@timeshighereducation.com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