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军的新型奥格斯堡护卫舰进入在北海和波罗的海部署前的最后建造阶段
快速阅读: 《全球防务动态》消息,布劳恩·施魏因格级护卫舰项目旨在替换旧舰,提升近海作战能力。尽管初期遇到技术难题,但仍持续推进。首批五舰已服役,第二批五舰正陆续建造交付,计划组建六至九舰编队以增强海军战备。
布劳恩·施魏因格级护卫舰,也被称为K130或Korvette 130,是根据1995年德国海军的一项指令启动的,旨在取代Gepard级高速攻击艇,其设计重点在于监视、反水面作战和扩大沿海存在能力。该项目于1998年进入正式定义阶段,并于2001年12月与ARGE K130联合体签订了建造合同。该联合体由布洛姆+沃斯、吕尔森船厂和诺德赛韦尔克组成。该级舰引入了模块化船体结构、隐形特征以及基于分布式计算的现代战斗指挥系统。尽管在首舰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包括传动装置故障、空调问题以及有害排气物质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多次重新设计和系统修正,但并未最终阻止整个舰队的整合。
最初合同涵盖了五艘舰船。然而,由于北约要求德国保持四艘护卫舰处于高战备状态,这一要求在2016年导致了重新评估,并追加订购了五艘舰船。2017年授予的合同预算约为20亿欧元,由NVL(前身为吕尔森)、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和德国海军基尔造船厂组成的联合体获得。由于法律异议、技术集成问题以及在埃姆登推进系统中发现金属碎屑后的破坏性调查,项目时间表受到影响。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建造工作仍在继续。预计所有第二批舰船将在2027年前交付。
德国海军的战略规划现在预计拥有一支由六到九艘K130护卫舰组成的舰队,准备情况将通过一个轮换的三单位模型进行管理。布劳恩·施魏因格级包括五个现役舰船,属于第一批:布劳恩·施魏因格(F260)、马格德堡(F261)、爱尔福特(F262)、奥尔登堡(F263)和莱茵河畔路德维希港(F264),全部分配给瓦尔内明德的第一护卫舰分队。第二批包括科隆(F265)、埃姆登(F266)、卡尔斯鲁厄(F267)、奥格斯堡(F268)和吕贝克(F269)。科隆目前正在进行海试;埃姆登和卡尔斯鲁厄正处于舾装阶段。奥格斯堡于2021年7月13日开工建造,并于2025年5月8日举行下水仪式。吕贝克计划于2026年举行下水仪式。艏部和艉部分段的生产在不来梅、基尔和沃尔帕斯特进行,而布洛姆+沃斯在汉堡负责组装、装备和试验。这种分散的建造模式实现了生产和测试周期的重叠。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