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欺凌:绝望的围攻
快速阅读: 据《中国国际电视台》称,中国在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供应链博览会上展示国产芯片。美国商务部以所谓“出口管制”为由,将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列入“黑名单”,企图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此举破坏全球科技合作与产业链稳定,中国正加强自主研发,维护自身权益及全球供应链安全。
在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供应链博览会上,湖北展区展出了中国芯片,2024年11月27日,新华社发。
编者注:CGTN时事评论员刘春生是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校区的副教授。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CGTN立场。
5月21日,美国商务部再次挥舞制裁大棒,在妄图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荒谬尝试中,将这些芯片列入“黑名单”。中国通信巨头华为的昇腾系列人工智能(AI)芯片也被特别纳入这一措施。这一荒谬且霸权主义的行为再次暴露了美国贸易欺凌和技术胁迫的丑陋面目。以所谓“违反美国出口管制”为由,华盛顿肆意利用长臂管辖和单边制裁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起围堵。这种行为公然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对全球工业和供应链造成了严重打击。
不幸的是,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进行的贸易欺凌和技术胁迫已成常态。其背后的动机反映出一种绝望和狂热的心态,美国正不择手段地遏制中国的崛起。
**保留技术霸权的努力**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从华为自主研发的昇腾芯片到众多中国企业在5G技术应用上的突破,中国的卓越表现让长期习惯于技术主导地位的美国感到不安和威胁。美国深知,如果中国在高级计算芯片等核心技术上实现全面超越,其全球技术霸权将崩溃。因此,它试图通过出口管制等措施对中国进行“芯片霸凌”,切断中国企业在先进技术与设备获取方面的源头,认为这样可以扼杀中国高科技产业于萌芽状态。这种做法违背了技术发展的开放、共享和协作精神,严重破坏了全球科学合作的健康生态系统。
**寻求经济贸易协议中的筹码**
尽管中美关税谈判暂时暂停了一些关税,但并未改变两国之间激烈的竞争态势,美国也没有放弃全方位打压中国的企图。华盛顿在谈判中将出口管制和进口限制武器化,试图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以在其他领域争取更多让步。然而,这种短视的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做法不仅未能真正解决贸易争端,反而严重损害了互信。在过去谈判中,美国多次诉诸关税和制裁威胁,这种粗暴的方式缩小了沟通渠道,阻碍了进展,最终损害了两国企业和公民的利益。
**扰乱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是一个高度复杂且协作紧密的系统,从芯片设计到制造、封装和测试各环节紧密相连。美国试图将中国先进的计算芯片排除出全球市场之外,就像在产业链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扰乱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一方面,中国芯片企业面临出口受阻和研发投资浪费;另一方面,依赖中国芯片的全球公司陷入危机。例如,在物联网和安全监控领域,中国芯片凭借高性价比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但美国的禁令迫使这些领域的全球公司寻找替代方案,从而增加了成本并加剧了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此外,美国的制裁大幅降低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效率,严重影响了全球芯片生产能力。
**阻碍全球科技合作与创新**
科技进步在开放和协作的环境中蓬勃发展,但美国却将科技合作武器化用于政治斗争。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让全球科技公司陷入两难境地:与中国合作可能招致美国处罚,而断绝联系则意味着错失巨大的市场和创新机会。这种不确定性抑制了全球对科技合作的热情,扼杀了创新。
在中国拥有丰富数据资源和大型研发团队的AI领域,美国的封锁迫使中美合作停滞,共同的技术挑战无法解决,给全球AI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
**面对霸凌的坚定回应**
面对美国的贸易和技术霸凌,中国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力量。中国商务部表示,任何组织或个人实施或协助美国措施都可能违反中国法律。这一声明传达了中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并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反击美国霸凌、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决心。
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和供应链体系。从国内芯片的突破到本土操作系统的推广,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美国的芯片霸凌是对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也是对全球供应链的重大干扰。通过制裁遏制中国技术进步的做法只会孤立美国自己,并反噬其自身的芯片产业和经济。
(如果您想投稿并有特定的专业知识,请通过opinions@cgtn.com联系我们。关注CGTN观点栏目推特账号@thouse_opinions,了解最新评论。)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