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y Ive 加入 OpenAI。回顾定义他设计遗产的标志性产品
快速阅读: 《经济时报》消息,乔尼·艾维离开苹果后加入OpenAI,将专注人工智能硬件设计。他曾打造iMac、iPhone、iPad等经典产品。目前,以AI为核心的硬件常遇执行问题,艾维的新角色备受关注。
在收购了他的设计公司**LoveFrom**之后,**乔尼·艾维**正式加入由**山姆·阿尔特曼**创立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进入工业设计与尖端人工智能交汇的新领域。作为苹果传奇工作中重塑消费技术现代时代的知名人物,艾维如今将引领一个全新的前沿:设计下一代人工智能硬件。但在我们一瞥他的新工作之前,让我们快速回顾乔尼曾设计过的那些标志性设备。
**iMac(1998)**
乔尼·艾维在苹果的第一个重大成功是多彩的**iMac G3**。它打破了1990年代那种米色、方块状PC的形象,采用如邦迪蓝等鲜艳颜色的半透明塑料外壳。这是一款集显示器和中央处理器于一体的全合一电脑,旨在让计算机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不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更加友好。其简洁性和视觉吸引力帮助重振了苹果的品牌形象。
**iPod(2001)**
通过**iPod**,艾维开创了消费电子产品极简主义的先河。标志性的白色机身、抛光金属背面以及简单的滚轮界面使其成为文化偶像。它是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艾维的设计使iPod立即变得易于识别且极其易用,帮助它主导了MP3播放器市场,并重新定义了便携式音乐。
**iPhone(2007)**
可能是科技史上最具变革性的产品,最初的**iPhone**与当时的手机大相径庭。艾维设计了一款光滑、无按钮的正面,只有一个主页按钮和一块多点触控玻璃屏幕。其极简主义美学隐藏了复杂的科技,通过无缝用户界面展现出来。iPhone成为了几乎所有后续智能手机的设计蓝图。
**MacBook Air(2008)**
史蒂夫·乔布斯从一个文件信封中戏剧性地展示出**MacBook Air**,为笔记本电脑设定了新的标准。艾维的楔形、超薄设计不仅时尚而且高度实用。它注重便携性同时不牺牲太多性能,影响了未来整个笔记本电脑和超极本行业的发展方向。
**iPad(2010)**
艾维的**iPad**设计进一步推动了极简主义设计的极限。这款光滑、触摸为主的平板设备具有干净的边缘和直观的用户界面,将媒体消费、生产力和便携性整合到一个设备中。它也标志着苹果在硬件和软件无缝整合上的深化。
**iOS 7(2013)**
作为苹果硬件和软件设计的负责人,艾维领导了苹果移动操作系统的重大重新设计。**iOS 7**放弃了拟物化纹理和阴影,转向了扁平、干净且生动的设计语言。尽管发布时引发了不少争议,但它奠定了现代移动UI趋势的基础,强调借助层级、模糊效果和动态来实现清晰度与深度。
**Apple Watch(2015)**
将时尚与技术相结合,**Apple Watch**是乔尼·艾维对一款不看起来像电子设备的可穿戴设备的愿景。它具有圆形表盘、圆角边缘、可定制表带和用于导航的“数字表冠”。艾维希望它能感觉像个人物品——减少技术感,增添生活品味。它帮助苹果定义了现代智能手表类别。
**Apple Park(2017)**
艾维与建筑公司**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务所**共同设计了苹果未来的总部**Apple Park**。巨大的圆形建筑拥有弯曲的玻璃面板、天然材料和广泛的绿化。它在建筑规模上反映了苹果的设计理念:简约、开放和环境意识。
他的工作将在**OpenAI**展开,这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截至目前,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公司的硬件表现令人失望。例如,**Rabbit R1**和**Humane AI Pin**均因执行问题遭到用户和评论家的一致批评。乔尼·艾维能否改变这一局面?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