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俄罗斯新型 KS-172 空对空导弹将 MIG-31 的交战距离扩大到 400 公里
快速阅读: 《全球防务动态》消息,米格-31战机通过配备KS-172导弹,成为远程空中威胁利器。这款导弹射程超400公里,大幅提升俄军远程打击能力,威胁高价值空中资产,强化其区域拒止能力,使米格-31从拦截机转型为空中战略打击平台。
由俄罗斯航空航天巨头联合航空制造集团(UAC)研发的米格-31,仍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现役军用飞机之一,其最大速度可达2.83倍音速,飞行高度可超过两万米。这款战机配备了强大的扎斯隆-M相控阵雷达系统,能够同时追踪多达24个目标并攻击最多8个。作为远程拦截机,它最初配备R-33导弹,射程可达300公里,后来又装备了R-37M导弹,射程为150至400公里。然而,KS-172导弹的引入标志着杀伤力的巨大飞跃。据俄罗斯军事专家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表示,KS-172在紧凑性上优于R-37,同时具备超过400公里的惊人射程。这款导弹极大地扩展了米格-31的作战范围,使其能够在敌方的战略目标(如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和隐形平台)有效运作之前对其进行打击。
米格-31,北约代号为“猎狐犬”,是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米格-25的继任者开发的。它是苏联第一架配备相控阵雷达的飞机,并且是少数专门为拦截高速高空目标(例如巡航导弹、侦察机和轰炸机)设计的平台之一。多年来,该平台经历了多次现代化升级,尤其是米格-31BM和米格-31K改型,后者被改装以携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KS-172导弹项目曾因开发中断和资金不足而一度搁置,但现在已成为俄罗斯加强其远程空天威慑能力的一部分。
与西方同类产品(如美国AIM-120D或中国PL-17)相比,KS-172的射程显得尤为突出。虽然AIM-120D的最大射程约为160至180公里,PL-17可达300公里,但KS-172的400公里能力使其独树一帜。正如西夫科夫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导弹的紧凑性允许更大的载荷灵活性,甚至可能在其他平台上实现多用途部署。历史上,类似非常长程导弹系统的尝试(如印度版KS-172或早期苏联版本)由于重量、制导和推进方面的限制而失败。近期俄罗斯在导弹小型化和推进效率方面的进步,使米格-31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第一波空中优势打击能力。
米格-31配备KS-172导弹的实战部署对区域和全球空中力量动态具有重大影响。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它增强了俄罗斯在北极、东欧和太平洋等广阔空域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军事上,它对包括JSTARS、AWACS和加油机在内的高价值西方空中资产构成显著威胁,这些资产对作战协调和力量投射至关重要。KS-172使俄罗斯能够从远距离威胁这些高价值资产,给北约和美国的空中规划带来复杂性,并可能阻止在争议地区早期进入行动。因此,米格-31从高速拦截机转变为一种战略空中狙击手。
曾是冷战遗留下的老旧机型,米格-31通过整合KS-172导弹正成为21世纪最令人畏惧的空中拦截机之一。这一升级不仅让平台具备更远的射程,还为其增添了战略威慑和首次打击空中优势任务的新功能。在控制天空往往决定现代冲突结果的世界中,米格-31的演变不仅仅是技术更新,更是俄罗斯意图保持空中防御主导地位并阻止敌人自由行动的明确信号。只要米格-31携带着KS-172飞行,它就将是现存最致命的空中威胁之一。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