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雄心的关键驱动力
快速阅读: 《财经快报》消息,在全球贸易变化中,印度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发展,以提升贸易竞争力。通过建设物流园区、采用AI海关系统和改进最后一公里连通性,印度可优化供应链,促进出口。加强物流人才培训和数据驱动管理亦至关重要。
由苏米塔·达布拉撰写
在全球贸易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将物流效率作为印度战略框架的关键组成部分,与投资、贸易及供应链整合同等重要。无论印度旨在服务于全球市场还是深化供应链整合,战略基础设施发展和数字化创新都能极大提升我们的贸易竞争力。
尽管印度的物流业正经历转型,这得益于基础设施资本投资的大幅增加、服务的数字化以及监管改革,但现在正是加速这一趋势的最佳时机。这不仅有助于原材料和零部件更高效地流向制造中心,也有助于成品更高效地流向市场。
在全球贸易受到美国关税影响以及90天关税暂停窗口的背景下,让我们审视印度面临的新贸易机遇。印度货运代理报告称,国内公司收到美国买家的新询价后,询价请求(RFQ)大幅增加。为了实现对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出口增长目标,印度的物流系统必须准备好应对预期的出口量。
无论接下来三个月如何发展,我们需超越短期动态,着眼长期战略视角——特别是为达成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协议做准备时,目标是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超过5000亿美元,与印度到那时2万亿美元的出口总目标相一致。
鉴于此背景,加快推进综合性物流园区建设以支持高出口潜力产品(如电子产品、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电气机械)至关重要。同时,在主要港口尤其是针对关键出口领域(如通用制药、纺织品和电子产品)部署人工智能驱动的海关清关系统,将显著提升物流运作速度与效率。
这些园区旨在整合制造业枢纽周边的多种物流相关服务,包括仓储、包装、内陆集装箱堆场、海关清关以及铁路和公路多式联运连接。园区还将整合技能培训中心、贸易便利化办公室和物流创新中心等支持性设施。
为了加强特定行业的物流园区,应制定针对性策略,包括快速选定合适地点、迅速获取审批和许可、有针对性地投资于现代化仓储基础设施,并确保拥有管理数字化物流操作的专业人才。
一种快速推进的方式是识别并聚焦改善战略制造集群至港口、机场的最后一公里连通性。这将助力“印度制造”计划和即将推出的国家制造业使命。同样,我们需要更多依托港口的工业区,例如孟买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港务局的多产品特殊经济区(SEZ),在那里制造业、食品加工、贸易和仓储相关业务已经兴起。依托港口的SEZ不仅能显著降低物流成本,还能推动转运相关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开发基于数字平台的应用,以实时响应物流需求。一个实时响应物流需求的全国电子市场将是创新且及时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并支持出口推动。
为了实现货物运输的实时追踪并带来商品流动的HSN代码级可视性,印度已推出统一物流接口平台(ULIP)。这是一个数字门户,整合了30多个与物流相关的政府系统。可在ULIP平台上构建全国标准化应用,用于跟踪和追溯货物,从而立即提升供应链效率、生产规划和末端配送能力。
印度还利用物流数据银行(LDB)追踪和追溯进出口(EXIM)集装箱。几乎所有主干道和铁路上安装的近3000个RFID(射频识别)读取器,包括专用货运走廊,都捕获集装箱移动的数据。数据分析可提供集装箱港口滞留时间、集装箱移动速度分析、各州表现基准测试、中转时间等有用反馈。这种数据驱动方法可通过凸显中转路线上的瓶颈来帮助改善各州之间的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
随着物流行业日益技术化,对涉及运输、包装、仓储、海关操作等各方面的数字化物流人才的需求将会急剧上升。同时,物流变革也为自动化、预测分析和供应链可视化解决方案领域的初创企业与信息技术服务商创造了令人振奋的机会。
印度立志成为全球制造和出口领头羊的雄心取决于其有效利用物流生态系统优势的能力。诸如GIS支持的总理Gati Shakti国家总体规划、专用货运走廊、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数字平台(如ULIP)以及积极的省级物流政策等重大举措正在奠定物流驱动型增长战略的基础。通过专注实施,这些改革有望提升印度在全球物流绩效指数中的排名,并推动到2047年实现32万亿美元以上经济体的Viksit Bharat目标。
作者曾是劳工与就业部秘书。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金融快报》官方网站的官方立场或政策。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此内容。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