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再次成为 Cannes Next 的焦点 – 2025 年戛纳电影节 – Marché du Film
快速阅读: 据《Cineuropa》最新报道,2025年戛纳未来论坛聚焦AI,专家讨论其对影视制作的影响。维蕾娜·普赫姆和玛塔·克雷泽托夫斯卡看好AI提升效率与创造力,夏洛特·伦德·托姆森强调法律框架的重要性。小组一致认为应道德、创造性地使用AI,为行业变革做好准备。
戛纳2025:人工智能再次成为戛纳未来论坛的核心议题
作者:达维德·阿贝特西安尼
2025年5月19日
——戛纳2025:在戛纳电影节市场(5月14日至21日)举办的“重塑制作:探索人工智能创新、新兴商业机会和法律环境”小组讨论会上,来自欧洲各地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创造力、商业模式、工作流程及法律框架展开了深入探讨。
**重塑制作: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思考**
由斯坦-克里斯蒂安·萨卢韦尔主持的这场活动,巧妙地平衡了务实乐观与批判意识。讨论以一个略显挑衅性的问题开场:“是什么让你在夜晚保持积极兴奋?”对于维蕾娜·普赫姆——这位拥有传统电影制作背景的美籍奥地利人工智能创意总监来说,答案很简单:**好奇心与速度**。“当我进入这个领域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人工智能让我能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我才36岁,我不想一生只拍五六部电影。”她强调,这些工具不是为了取代艺术家,而是赋予他们更多可能性。
同样持赋能理念的还有波兰制片人玛塔·克雷泽托夫斯卡,她分享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实践视角。“我的同事曾经问我,‘为什么不用人工智能或ChatGPT来处理这个?’”她回忆道,“我有一段非常粗糙的性爱场景剧本,就交给ChatGPT让它‘柔和’一些——它立刻完成了任务。”如今,她同时负责多达12个项目,而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她只能同时处理三个。克雷泽托夫斯卡认为,这不是降低了艺术性,而是提升了效率。“我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然而,她也对作者权和创意保护提出了警告。“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边缘,”她指出,“即便是最糟糕的情况现在也可能发生。”作为知识产权法律专家的夏洛特·伦德·托姆森对此表示认同,她创立了自己的IP法律与政策咨询公司,并与欧盟密切合作,研究《人工智能法案》的演变影响。她强调,明确法律框架的必要性不可忽视。“我们需要确保决策者认识到,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应用技术;我们还在构建文化、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经济增长。”
托姆森特别指出,记录人类在创意过程中的贡献至关重要。除非能明确证明有人类参与,否则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无法获得版权保护。她以芬兰为例,那里鼓励艺术家详细记录每一步创作过程。此外,她警告不要将整个剧本输入人工智能工具,因为这样实际上是在用个人知识产权训练模型。
**工作流程的演变与挑战**
当萨卢韦尔询问关于工作流程的演变时,讨论变得更加具体化。普赫姆描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确性。“我会写下每个镜头,并识别最适合它的工具。例如,对于霹雳舞,目前只有Google Veo 2这款工具能准确捕捉到。有时候只需要20到25个提示就能得到理想的镜头,而有时候则需要超过200个提示。”她坦承,当前的技术水平仍无法完全达到完美结果。
不过,她并不认为人工智能会夺走工作,而是重新定义它们。“许多视觉特效艺术家已经成为最好的人工智能艺术家。他们已经懂得如何通过色彩校正或合成来解决问题。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她进一步提醒道:“切勿模仿著名导演的风格或引用现有知识产权。这不仅违背道德,还会引发严重的法律问题。”
克雷泽托夫斯卡对此表示赞同:“我们一直在即兴创作和实验。”她形容自己的工作室是一个充满艺术、手工操作与新兴科技疯狂混合的地方。这种跨学科的方法正是国际屏幕学院使命的核心所在。在演讲中,主席安德里亚·埃莉莎·皮苏介绍了学院为视听专业人士提供的培训项目范围,强调了准备制片人、法律专家、创作者、电影委员会、人才代理机构和财务控制员的重要性。
**拥抱变化:人工智能的道德与创造性使用**
小组成员一致提倡积极且知情地使用人工智能。托姆森提醒观众,在某些国家,语音数据也受到个人权利立法的约束。“进行对话吧,”她说道,“获取你所使用的材料的同意。这不仅关乎版权,也关乎个人数据。”普赫姆也分享了自己的体验:“虽然我画画很差,但一直有清晰的视觉思维。现在我用文本提示为团队生成图像。”她补充说:“这并不会取代美术指导,但它加快了进程。你可以更快地重述你的愿景。这是巨大的。”
会议在强烈的共识中落下帷幕:人工智能不再是假设性的前景,而是现实中的工具。专业人士必须学会以道德和创造性的方式使用这些工具,同时为即将到来的快速变革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订阅我们的新闻简报,直接在收件箱中接收更多类似的故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