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喜欢与否,“赞”按钮已经改变了世界
快速阅读: 据《今日日本》最新报道,《点赞:改变世界的按钮》一书探讨了点赞按钮的历史。这一功能起源于多个硅谷先驱的尝试,脸书最终使其普及。尽管面临创始人的初期反对,点赞按钮现已成为社交媒体的核心功能,影响深远但其副作用难以预见。
没有点赞按钮,互联网将不再一样。这个由脸书(Facebook)和其他在线服务将其变成数字诱惑的拇指向上图标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无论你喜欢与否,这个按钮已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催化剂、多巴胺递送系统和情感冲击工具。在脸书将其符号印在一个巨幅招牌上,直到2021年公司更名为Meta平台前,这个按钮甚至成为了国际旅游景点。一本新书《点赞:改变世界的按钮》深入探讨了这个已成为数字化驱动社会恩赐与祸害并存的符号背后复杂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追溯至罗马帝国时期角斗士为生存而战的年代,然后快进到21世纪初,当时像Yelp联合创始人鲁斯·西蒙斯、Twitter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PayPal联合创始人马克斯·列文奇恩、YouTube联合创始人史蒂夫·陈和Gmail发明者保罗·布赫海特等技术先锋们正在试验使用认可货币的不同方式,以促使人们免费发布吸引人的内容。
作为这些思考的一部分,一位名叫鲍勃·古德森的Yelp员工于2005年5月18日坐下来,画出了一个粗略的拇指上下手势草图,作为一种让人们表达对网站上餐厅评论意见的方式。Yelp拒绝了古德森提出的符号建议,而是采用了西蒙斯构思的“有用”、“有趣”和“酷”按钮。但发现那张旧草图激发了古德森与马丁·里夫斯合作撰写一本关于Like按钮诞生的新书。“它简单而优雅,因为点赞按钮说,‘我喜欢你,我喜欢你的内容。我也像你一样。我喜欢你是因为我像你,我是你部落的一员,’”里夫斯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道。“但回答‘那么谁发明了点赞按钮?’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非常困难。”
尽管脸书是点赞按钮变得如此普遍的主要原因,但该公司并没有发明它,并且几乎将其视为废话而丢弃。脸书花了近两年时间才说服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放弃反对意见,在2009年2月9日推出了这个符号——这是社交网络在哈佛大学宿舍创立五年后。正如许多创新一样,点赞按钮是出于必要而诞生的,但它并不是某个人的脑力结晶。这个概念在硅谷酝酿了十多年,直到脸书最终接受它。
“创新往往是社会化的,硅谷是所有这一切发生的地方,因为它有一种聚会文化,虽然现在这种文化已经减弱,”里夫斯说。“每个人都聚在一起讨论他们当时在做什么,结果发现很多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创建一个简单的机制来以数字方式表达赞同或不赞同的想法源于像Yelp和YouTube这样的在线服务的成功,这些服务的成功取决于它们能够发布评论或视频,而无需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内容。这项工作需要一个不需要太多步骤的反馈机制。当古德森玩弄他的拇指上下手势时,这并非凭空而来。奥斯卡获奖电影《角斗士》中,由演员华金·菲尼克斯饰演的康茂德皇帝使用这些手势来决定竞技场中战士的命运,将这些表示认可和不认可的技术带入了21世纪的时代精神。但拇指向上的积极情绪在流行文化中更早就有体现,这要归功于1970年代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连续剧《欢乐时光》中亨利·温克勒饰演的1950年代角色Fonzie。后来,这一手势成为通过TiVo制造的数字录像机的遥控器按钮表达对节目的喜爱的一种方式。
大约在同一时期,Hot or Not——一个征求分享照片的人外貌反馈的网站——开始玩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帮助启发了点赞按钮,根据这本书的研究。其他为点赞按钮的想法池贡献力量的包括开创性新闻服务Digg、博客平台Xanga、YouTube和另一个早期视频网站Vimeo。
但脸书无疑将点赞按钮变成了一个普遍理解的符号,同时也从其进入主流市场中获得了最大的利润。而且它差点就没能实现。到2007年,脸书工程师一直在研究点赞按钮,但扎克伯格反对,因为他担心社交网络已经变得过于杂乱无章,里夫斯说,“他实际上不想做任何被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会贬低服务。”
但竞争对手社交网络FriendFeed由布赫海特和现任OpenAI董事长布雷特·泰勒创建,对此没有顾虑,并于2007年10月推出了自己的点赞按钮。但这个按钮未能成功维持FriendFeed的运营,该服务最终被脸书收购。当这笔交易完成时,脸书已经引入了一个点赞按钮——只是在扎克伯格拒绝了最初将其称为“棒极了”按钮的想法之后,因为书中研究显示,“没有什么比‘棒极了’更棒了。”
一旦扎克伯格同意,脸书很快意识到点赞按钮不仅有助于维持其社交网络用户的参与度,还使其更容易推断人们的个人兴趣并收集出售目标广告所需的见解,这些广告去年占Meta平台1650亿美元收入的大部分。
按钮的成功鼓励脸书进一步采取措施,允许其他数字服务将其整合进反馈机制,并在2016年添加了六种更多的情绪——“爱”、“关怀”、“哈哈”、“哇”、“悲伤”和“愤怒”。
脸书没有公开披露它从点赞按钮及其相关选项中积累了多少回应,但列文奇恩告诉本书作者,他认为公司可能已经记录了数万亿次。列文奇恩在书中指出:“人类喜欢的内容……或许是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
点赞按钮也引发了情感问题的流行趋势,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如果他们的帖子被忽略会感到沮丧,以及那些以积极反馈为食的自恋者。里夫斯认为这些问题属于无意中的副产品,因为“如果你甚至无法预测技术革新带来的有益效果,你怎么可能预测副作用和干预措施呢?”
即便如此,里夫斯相信点赞按钮及其促成的力量触及了某些独特的人类特质。“我们认为创新的偶然性是其中的一部分,”里夫斯说。“我认为我们不会轻易对点赞感到厌倦或失去赞美他人的能力,因为这是十万年进化的结果。”
版权所有 © 2025 美联社。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此材料不得发表、广播、重写或重新分发。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