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印度和巴基斯坦处于战争状态的神话
快速阅读: 《墨水棒》消息,印巴五天冲突终停火,误传和平被打破。核威慑下有限战争引稳定-不稳定悖论,脱身之道需区域调解避免升级。
经过五天的战斗,印度和巴基斯坦终于宣布停火。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致命袭击,导致数十人死亡后,两国紧张局势升级。印度于5月7日发起“锡纽尔行动”,使用风暴箭导弹、锤头导弹以及神风无人机打击巴基斯坦。战斗结束后,巴基斯坦表示,印度的攻击至少造成51人死亡,其中包括40名平民。两国空军展开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空战,涉及125架战斗机,这已成为两个拥有核武器国家之间规模最大的空战之一。双方都坚持各自领空,并交换了远程导弹。5月10日,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三个空军基地进行了打击:努尔汗(靠近伊斯兰堡)、默里德和肖尔科特。作为回应,巴基斯坦发起了“坚定决心行动”,其承诺的报复行动,并打击了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帕坦科特和乌达姆普尔的空军基地。巴基斯坦还声称击中了存放印度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的设施,但这一说法被印度否认。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这次事件是稳定-不稳定悖论的经典案例,即相互核威慑可以创造战略稳定性,但在较低级别的冲突中却可能导致更大的不稳定性。根据美国军事战略家赫尔曼·卡恩的“升级阶梯”理论,印度和巴基斯坦进入了有限战争,这是前所未有的领域。自成为核大国以来,这次交锋标志着印度和巴基斯坦首次针对对方的军事基地进行打击,或进行了一小时的空战,或发射无人机,或在阿拉伯海部署军舰(如维克拉姆纳加号航母)。像我这样的分析人士正在思考未来类似危机的现实脱身之道。但在展望这些未来的解决方案之前,重要的是要揭示关于这场危机的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终于迎来了和平,这从旅游业的增长可以看出,而发生在帕哈甘姆的袭击是一次意外。4月22日的毁灭性恐怖袭击至少造成26人丧生——25名游客和一名当地穆斯林导游——另有20人受伤。然而,印度镇压克什米尔人和印度警察的人权侵犯行为与新德里所宣称的该地区总体和平的叙述相矛盾。自2019年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政府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以来,印度安全部队进行了法外处决、任意拘留,并逮捕了记者和人权活动人士。更重要的是,由于印度安全部队在控制线(LOC)上修建围栏以及停火协议(CFA)的成功,恐怖袭击数量有所下降。2021年的谈判促成了停火协议,并于2023年生效,但此后已结束。自2020年以来,巴基斯坦通过判决多个激进组织及其领导人遵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要求,加强了对其的打压。
复杂的是,涉及无人机目击和击落的事件数量从2021年的77起急剧增加到2023年的超过350起。换句话说,查谟和克什米尔并不是莫迪政府坚称的那种和平中心。
第二个误区是,巴基斯坦应为此次袭击负责。一个鲜为人知的激进组织“抵抗阵线”最初声称对此负责,但几天后撤回了声明,声称存在通信失误。印度立即指责巴基斯坦,这并不奇怪。设在新德里的南亚恐怖主义门户网站,一个追踪和剖析该地区激进组织的智库,将“抵抗阵线”描述为拉什卡尔·埃·泰巴(LeT)的分支,该组织应对2008年孟买袭击事件负责。巴基斯坦支持LeT的行为已有记录,但其与“抵抗阵线”的联系仍不清楚。“抵抗阵线”自2019年以来多次针对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平民发动袭击,这也挑战了莫迪政府关于克什米尔和平的叙述。即使在帕哈甘姆袭击之后,印度的反应仍然是对克什米尔人的“集体惩罚”,包括驱逐克什米尔人出家门和无证据逮捕民众。克什米尔人现在要求印度政府承担责任。
第三个,或许是最令人不安的误区是,核选项不在讨论范围内。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优先考虑脱身之道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以负责任的核武国家自居。虽然它们各自有军事战略(印度武装部队联合战略和印度的冷启动战略以及巴基斯坦的全谱威慑战略),但它们也有198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关于禁止攻击核设施和设施的协议——也称为不攻击协议(NAA)。NAA尤其有趣,因为它是在对核资产脆弱性的共同担忧下谈判达成的。它简短且明确指出,禁止武装攻击核设施的规定是无条件和无限制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忠实地遵守了这一非攻击规范,即使现在依然如此。
就像所有危机一样,这个也会结束,但如何结束呢?有两种可能的脱身之道。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声称自己是促成两国5月10日达成停火的功臣。在帕哈甘姆袭击之后,中国、伊朗和美国都呼吁克制和降级,但没有现实和合法脱身之道的国际调解基本上是无效的。印度不感兴趣的是那种能让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米尔“挽回面子”的脱身之道。巴基斯坦也不愿意接受那种让印度在没有提供巴基斯坦涉嫌参与帕哈甘姆袭击的证据的情况下逃脱责任的脱身之道。然而,从印度的角度来看,这场危机不仅仅是惩罚巴基斯坦过去支持恐怖组织的问题,还涉及个人因素。在帕哈甘姆袭击前几天,参谋长阿西姆·米尔发表了一篇讲话,称克什米尔是巴基斯坦的“咽喉”。帕哈甘姆袭击后,莫迪誓言要追捕袭击者到“天涯海角”。两边的极右翼政治和民族主义加剧了紧张局势,印度公众在印度媒体传播的虚假信息的煽动下变得嗜血。
现在,区域利益相关者必须介入并调解两国之间的对话。一种可能的脱身之道是鼓励双方宣布胜利,赞扬他们保持核克制的做法,并劝阻他们不要爬上升级的梯子,因为针锋相对的袭击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无意中的升级。印度的无人机打击也凸显了新德里对巴基斯坦的焦虑,巴基斯坦在第一轮战斗中成功击落了五架战斗机和至少25架印度无人机,展示了其军事实力。巴基斯坦的防御系统仍然完好无损。换句话说,这场危机不仅关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事能力,还展示了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法国武器系统和硬件的力量和脆弱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军事使用突显了维持可信常规力量与核威慑的重要性。
根据奥斯陆大学奥斯陆核项目的研究员、《导弹事务》Substack作者法比安·霍夫曼的说法,这场危机是我们这个时代第一次真正的核危机,也为北约提供了教训,因为在乌克兰战争继续的情况下,俄罗斯和北约国家之间可能会发生类似的非核交换。说需要克制是一个轻描淡写的说法。然而,根本问题仍然存在:南亚的克制是什么样子的?答案未知——而且复杂。印度表示其行动是“非升级的”和“适度的”,巴基斯坦显然不同意这一点。这场冲突涉及许多方面。军事分析师将研究军事教训,社会正义和民权人士将关注生活在印度统治下的克什米尔人继续遭受的民权侵犯和集体惩罚,而区域政治分析师将研究双方如何迎合各自的国内公众。
这场升级从根本上说是关于威胁感知的问题,但由于2019年普尔瓦马-巴拉科特危机以来外交关系的恶化,这些感知已经变得扭曲。印度和巴基斯坦玩了一场危险的“斗鸡游戏”。如果没有长期解决根本原因的办法,下一次升级将如何结束尚不清楚。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