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计划到 2034 年为潜艇舰队部署海基核巡航导弹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最新报道,海基核巡航导弹(SLCM-N)是美国为应对反介入与区域拒止策略而研发的一种新型核武器,可由潜艇发射,增强隐蔽性和二次反击能力。它填补了美国核威慑体系的空白,强化区域威慑并使对手防御复杂化。国会已批准相关资金支持其研发,作为现代军事战略布局的关键部分。
海基核巡航导弹(SLCM-N)被视为一种可以从弗吉尼亚级攻击潜艇上发射的核武装巡航导弹,为美国提供了一种隐蔽且具备生存能力的二次反击能力。其研发旨在应对对手不断增强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A2/AD)战略,尤其是在印太地区,固定陆基系统可能面临的潜在脆弱性。通过利用潜艇的机动性和隐蔽性,SLCM-N增强了美国在争议环境中穿透防御并保持可信威慑的能力。
从战略角度来看,SLCM-N填补了美国核三位一体中的空白,提供了不依赖战略轰炸机或洲际弹道导弹的区域性核选择。这种灵活性在需要适度反应的情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并加强了对盟友的延伸威慑承诺。此外,导弹的部署可能会使对手的防御规划复杂化,因为区分常规和核武装巡航导弹变得困难,这可能通过模糊性进一步增强威慑力。
美国国会已经拨款20亿美元用于SLCM-N的研发,另外4亿美元用于其核弹头的研制,这反映了两党对现代化美国核武库的支持。这项投资是总额达1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协调法案的一部分,旨在增强战略能力。相比之下,俄罗斯正在开发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据称拥有无限射程,突显出对先进核投送系统的平行追求。尽管“海燕”仍处于测试阶段,存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担忧,但SLCM-N利用现有技术和平台,可能提供一个更可行且及时的增强美国威慑态势的方式。
SLCM-N的发展是在《中导条约》废除后的背景下进行的。美国于2019年退出该条约是由于俄罗斯的不合规行为。这一转变导致重新评估军备控制框架,并追求之前受条约限制的能力。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提议研发SLCM-N以解决区域性威慑缺口,这一立场在随后的政府中继续存在,面对不断演变的威胁。
目前,美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巡航导弹是“战斧”陆攻导弹(TLAM),特别是Block IV和Block V型。这些常规武装导弹从水面舰艇和攻击潜艇上发射,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在持续服役,并在多个战区广泛使用。“战斧”Block V型于2021年开始服役,具备改进的导航、新的飞行中再瞄准数据链以及在海上打击战斧(MST)变体中打击移动海上目标的能力。TLAM能够在超过1600公里的距离内提供精确打击能力,增强了海军在争议环境下从远距离投射力量的能力。
“战斧”的长久生命力及其适应性凸显了该平台的价值,但它严格是非核的,随着核武装TLAM-N在1990年代初退役。SLCM-N将有效地在这个导弹类别中重新引入核选项,为战略规划者提供可扩展的威慑工具,以应对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区域性核威胁。它将恢复冷战结束后缺失的威慑水平,补充常规巡航导弹的功能,同时引入新的战略复杂性。
SLCM-N体现了针对当代安全挑战的战略调整,提供了一种灵活且生存能力强的核选项,强化了威慑并保障了盟友的安全。其发展表明了在面对先进的A2/AD能力时维持可信核态势的承诺,并强调了提升美国威慑力量现代化的重要性,以应对动态全球格局中的新兴威胁。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