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tendo Switch 2 的 SoC 芯片展示了 8 个 A78C 内核、1,536 安培着色器和三星的 8N 工艺
快速阅读: 《Tom 的硬件》消息,Switch 2的主要吸引力是任天堂独占的经典游戏品牌,而非移植的第三方作品。其硬件限制导致游戏为适应平台而大幅降质,适合追求怀旧体验的玩家,而非高性能需求者,后者应选择游戏PC。
这款T239机型其实已经被大家熟知大约两年了。Switch 2本质上就是一款被阉割版本的2050移动设备。很多人对这样的情况感到震惊,像《星球大战:走私者》和《赛博朋克》这样的大作居然能在如此糟糕的硬件上运行,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他们所做的只是移除所有华丽的视觉效果、精美的特效以及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细节,转而在480p的分辨率下进行渲染,再借助DLSS技术提升到1080p。虽然画质看起来很粗糙,但至少还能玩。不过,“可玩”这个词在这里用得相当宽泛。
Switch 2上的这些AAA级游戏本质上都是降质版本。如果你投入时间和精力,你完全可以将《夺宝奇兵与伟大圆环》这款游戏在N64上运行。你需要做的就是逐步降低纹理分辨率,降低色彩调色板,减少锯齿处理,同时压缩代码库,让它变得更小、更小、更小,直到能塞进卡带中,在N64上运行。你认为重制版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不是通过反向操作实现的吗?如果他们把《土狼3》(N64游戏)重制版再降质到N64平台上,那么它看起来就会和我们90年代玩过的原版一样。
这就是Switch移植版的本质,它们只是降质版本。你可以将世界上任何高要求的游戏放在原始的NES主机上运行,只需要不断降低画面质量和代码体积,直到可以放进NES卡带并在NES上运行。虽然这样的画面效果可能完全不同于现代玩家的期待,但至少还能玩。看看Switch上的《霍格沃茨遗产》吧,它的性能水平大概在PS2和PS3之间。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很简单,只需一步步降低画面质量或代码容量,直到它能够正常运行即可。当然,它看起来真的很糟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480p的画面效果,毕竟画面已经被简化到了最基本的层次。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然而,事实是:你不会因为第三方游戏而购买Switch 2。这听起来太荒谬了。Switch 2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马里奥、塞尔达以及其他任天堂旗下的经典IP。至于其他内容,买台游戏PC才是明智之选。
认真来说,Switch 2的核心吸引力在于那些独占的经典游戏品牌,而不是那些移植过来的第三方作品。对于追求极致画质和性能的玩家来说,一台高端游戏PC才是最佳选择。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