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机构如何回应我们关于 FOIA 中使用 AI 的请求
快速阅读: 《捣碎石》消息,调查显示多家联邦机构在处理《信息自由法》请求时使用人工智能,但透明度不足。机构提供的文件有限,且存在不一致之处。例如,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虽称未使用AI,却提供了相关沟通记录。商务部和财政部也未能提供完整的供应商关系及监控记录,违反相关规定。
当我们看到人工智能被应用于新领域时,不禁好奇它在联邦机构处理《信息自由法案》(《信息自由法》)请求过程中传播的程度。通过我们的“《信息自由法》与人工智能”项目,我们发现一家机构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来识别并自动化处理豁免信息。其他机构表示它们使用了人工智能,但声称没有记录可以回应我们的《信息自由法》请求。
每年,收到超过50份《信息自由法》请求的联邦机构需要向司法部信息政策办公室(OIP)提交首席《信息自由法》官员报告。这些报告详细说明了它们的做法、技术使用情况以及《信息自由法》合规性。自2023年起,OIP新增了一个问题:“贵机构目前是否使用任何技术来自动化记录处理?例如,贵机构是否使用机器学习、预测编码、技术支持审查或类似工具来进行搜索或进行编辑?”
我们号召志愿者们审阅各机构2024年的报告,发现一些机构正在积极采用或考虑采用机器学习处理《信息自由法》请求。这些应用范围从常见的电子取证软件到解密审查再到自动编辑工具。由于2020年的一项行政命令,使用机器学习的机构也被要求“监控、审计并记录AI使用的合规性”。
我们的申请
我们在1月向七家机构提交了十余份申请,这些机构是由我们的志愿者确定为正在使用或探索AI工具用于《信息自由法》处理的。对于每家机构,我们都请求了各种记录:安全评估、内部审计、营销材料、合同、试点项目、许可协议、服务条款及其他与2024年报告中提及的AI工具相关的文件。
三个月后,仅一项申请获得了实质性回复。此回复来自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CPSC是报告称正在探索但尚未使用AI的机构之一。该机构表示正与一家软件供应商洽谈,可能采购一款AI工具。
针对我们对营销材料及供应商文档的请求,CPSC提供了49页电子邮件、演示文稿和用户指南,涵盖MITRE《信息自由法》助手工具。MITRE在其营销材料中宣传其《信息自由法》自动化助手可帮助识别豁免,特别是对于货币数字、个人身份信息和讨论性语言。根据记录,MITRE工具在《信息自由法》豁免(b)(4)下标记“商业或财务信息,如金钱数额”,在(b)(5)下标记“讨论性句子”,在(b)(6)下标记“姓名、电话和电子邮件”。《信息自由法》官员可接受、修改或拒绝这些建议,并制定定制化文本匹配规则。
这些通信时间为2023年1月和6月,但此后似乎未签订MITRE合同或许可协议。CPSC在其2025年首席《信息自由法》官员报告中表示,目前不使用AI工具,但“一旦有预算,希望能获得更多技术。”由于CPSC尚无力承担所探索的AI工具费用,我们关于审计和监控文档的申请未获任何回复。
尽管CPSC称无相关记录,但我们同样收到商务部和财政部的相同答复。尽管这两家机构在它们的《信息自由法》报告中都提到了使用AI工具。具体而言,财政部表示“部分局已将电子取证软件纳入《信息自由法》工作流程,借助自动化简化大量记录的响应审查。”报告没有具体说明哪些供应商提供电子取证软件。商务部则更具体地指出,机构内某些部门使用以下工具:Relativity电子取证平台;微软Purview电子取证;FOIAXpress的标签、分批和去重功能;以及Veritas Clearwell(NOAA)的二次电子取证许可证。然而,两家机构均声称无记录证明与供应商的关系。它们对我们的监控和审计AI产品申请未予回应,表明不遵守行政令或向OIP提交的信息不实。
截至发布时,财政部尚未回应关于这些不一致的评论请求。商务部拒绝正式解释。
悬而未决
我们向中央情报局、司法部、国务院及国家档案馆(NARA)的所有申请仍在等待进一步回复。根据MuckRock数据,这些机构的平均回复时间超200天。一月份,司法部将我们的供应商合同申请归入“简易轨道”,但仍未确认我们的审计和监控记录申请。NARA确认了这两项申请,但表示将在预计的38个月内完成,即2028年6月中旬。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