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无人机辅助 3D 模型提供了一种更准确的恐龙化石年代测定方法
快速阅读: 《科学日报》消息,研究人员发现,传统用于估算加拿大恐龙公园化石年龄的方法不够精确。通过无人机拍摄并构建三维模型,他们提出新的测年方法,有望更准确重建古代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
研究人员表示,发表在《电子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导致对古代生态系统的更准确重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历史以及过去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如何影响现在和未来的生命。“我们基本上已经证明,在恐龙公园使用了几十年的测年方法并不如之前认为的那样可靠,”由麦吉尔大学雷普博物馆的博士后研究员、同时也是博士候选人的亚历山大·德默斯-波蒂文领导的这项研究指出。
恐龙公园自保存了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化石记录以来,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多年来,古生物学家一直依靠奥德曼组和恐龙公园组的接触面作为参考点来估算公园内化石采石场的年龄。为此,他们比较了化石遗址相对于该分界面的高度位置。然而,这种方法只能给出大致的年龄估计,而非精确的日期,而绝对测年法则利用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测定确切年龄。这项新研究表明,这一分界线在短距离内高度起伏可达12米,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改变对不同物种生存时间的解释。“如果参考点本身存在显著变化,那么我们对单个化石年龄的估算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德默斯-波蒂文说。
构建更准确的时间线
为了解决这些不确定性,德默斯-波蒂文和合著者汉斯·拉尔森教授用无人机拍摄了公园内关键化石遗址的约千张高分辨率图片。这些图片通过运动结构摄影测量技术处理,从而构建了一个精确的三维地形模型,并通过现场测量的GPS坐标实现地理定位。结果显示,通过识别化石的来源沉积层,并尽可能远地追踪这些沉积层,可能可以估算出化石的年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测年方法可能比参照奥德曼组和恐龙公园组的分界面更为可靠,因为这不需要测量高度,但现已显示这些高度在公园不同区域上下起伏达数米之多。
“这为更精准地理解不同恐龙物种随时间更替提供了可能,”德默斯-波蒂文说。“通过更大范围绘制这些沉积层,我们可以对古代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